
正在建设中的光伏扶贫电站
“祖祖辈辈都在金川,还没有听说过太阳光可以用来发电,晒太阳还能晒出钱来,以前空着的草山现在都在帮大家挣钱了!”说起光伏发电,金川县安宁镇八角碉村支部书记胡伯刚开心地说。
金川县有着独特的气候条件,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小时数超过2400小时,有“高原阳光城”的美誉。金川县富集的阳光资源让“太阳”也吹响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集结号。
光伏扶贫
由“输血”变为“造血”
光伏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产业扶贫的有效措施,是造福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民生工程。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充分利用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连续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
根据贫困村、贫困户规模与分布情况,围绕“5年扶贫任务4年完成”的目标,推进扶贫工作从增加收入向全面发展转变、全面扶持向重点扶持转变、点状发布向块状分布转变、专项扶贫向大扶贫格局转变……去年,金川县提出拟建设1个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总规模30MW。
据悉,金川县光伏扶贫电站分为撒瓦脚乡阿拉学村和安宁镇八角碉村两个场址,今年11月开始启动建设,目前,两个场址正在建设中,今年12月底撒瓦脚乡场址将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安宁镇场址部分投入使用,预计明年5月全体完工。
“金川县30MW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建成后,每年可惠及金川县109个行政村,贫困户1000余户。不仅为当地贫困户每年提供扶贫款,还通过草场租赁、务工收入为当地老百姓丰富了创收渠道。”金川县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商务局局长许勤麒告诉记者。
绿色生态
让扶贫“更精准”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用发展的眼光看,扶贫不仅要用“造血”代替“输血”,还要用绿色扶贫代替工业扶贫。秉承五大发展理念,就应将生态扶贫、绿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光伏发电是可再生和清洁的能源,属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项目,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符合国家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政策。
“金川县30MW光伏扶贫并网项目建设,将惠及金川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00人,保障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增收1000元,持续20年,总扶贫资金7200万元。”金川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负责人张春海告诉记者。前期,阿坝州政府通过对各县光照资源、建设条件、送出条件、贫困人口的普查,统一规划,优选出金川县是最适合光伏电站开发的场址。建设地在金川县,实际精准扶贫人口在金川县,通过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精准扶贫的最大化,取得扶贫实效。
全县一盘棋
助力贫困户“真脱贫”
近年来,金川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六个精准”,咬定“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壮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共服务健全配套,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在金川县光伏扶贫工作中,为加强组织领导,统筹项目工作中各项事宜,确保光伏扶贫项目有效推进,金川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光伏扶贫领导小组,大力促进项目在该县落地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金川县委书记卞思发、县长朱锐多次深入光伏项目建设工地进行现场办公,研究解决项目在资金、用地、工期、开发合作、带动贫困户增收等方面的问题。
如今,在金川县的阿拉学村和八角碉村山上,只见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被山间的翠绿环抱着,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山间,绽放出耀眼的光彩,照亮了金川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路。
冯涛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媛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