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内江东兴区打造“1+2+4”示范园区护航民营经济

2019-1-18  14:58:13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

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发展力量,在广袤的乡村舞台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去年以来,内江市东兴区在全面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过程中,全力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培树了大量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积累了大批宝贵发展经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绿色为本

发展生态黑猪循环种养模式

1月14日,走进位于东兴区同福镇的四川弘济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种养基地,记者看到,四野的田地里油菜长得绿意盎然,牡丹种苗已经发出了新芽;在黑猪养殖场房里,一头头肥大的黑猪争相抢食,长得格外精壮。

近年来,借乡村振兴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东风,四川弘济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瞅准黑猪养殖的巨大潜力,流转周边村民土地近600亩,竣工投产一期工程,建有标准化猪舍17栋,圈舍面积近6000平方米,常年饲养母猪500头左右,年出栏肥猪达到近10000头。

“考虑到黑猪养殖对于环境的影响,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标准,对种养殖模式进行了全面创新升级。”弘济公司技术员彭翔凯告诉记者,按照“两分离、三配套”的工作要求,弘济公司对污染物进行了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严格做到管网配套、沼气池配套、种养配套,保障了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有效利用。

科技引领

推行“公司+基地”模式助农增收

14日上午,在四川涪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佩戴口罩、身着制服,正有序进行药材的挑拣包装,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一家主要以中药材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四川涪丰药业有限公司同时也是东兴区引进的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于2013年10月落户同福镇石缸村。

2014年,以四川涪丰药业有限公司为依托,东兴区在富溪镇高坪村、天赐村、来凤村等3个村布局了1300余亩的白芷种植基地,影响和带动周边300余农户种植白芷,实现年均产值600万余元。2016年,在同福镇石缸村、玉皇村、响滩村等10个村建立了栀子种植基地1000余亩,预计盛产期可实现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同年,在石子镇开工建设2200亩枳壳种植基地,建成后可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盛产期可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创造税收100万元。

“乘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东风,未来我们还计划在3至5年内投入资金5000万元,用于申请二期用地20亩,新增生产线及配套基础设施。成立医药物流集团公司,不断探索、推广和扩大适宜本地种植的中药材品种,争取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四川涪丰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邹盛忠说。

产业攻坚

大力打造“1+2+4”示范园区

去年以来,东兴区立足广袤农村,全力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重点发展壮大了内江黑猪、青花椒、巨黄竹、果桑、蒲葵五大特色产业,全力打造“1+2+4”示范园区。

加快内江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启动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前期工作,积极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加快发展新店青花椒示范园,双桥、新店蚕桑示范园,争创省级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力争到2020年,形成5万亩青花椒、5万亩蚕桑特色产业大园区格局。

积极推进高梁竹业园区、富溪田野香村农旅康育园区、石子中药材种植园区、同福种养循环园区4个市、区级示范园区创建。

本着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定位,东兴区还逐年加大区级财政对乡村振兴资金保障,落实设立乡村振兴引导基金3000万元,明确了每年区级财政支农投入增加25%以上。下一步,将积极引导、整合各级各类资金实施乡村振兴不少于15亿元。

马忠剑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毛春燕 李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