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刘琳 魏雯静
“实现营收175.90亿元,同比增长26.57%;利润总额90.73亿元,同比增长31.43%。”4月28日晚间,五粮液对外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有关专家表示,这是五粮液向投资者交出的史上业绩最好的一季报。今年以来,五粮液产销两旺,在高端白酒上市公司中涨幅最高,成为资本市场表现最为抢眼的白酒股之一。
五粮液今年首季实现“开门红”,再次证明其举足轻重的“龙头”地位。它是四川食品饮料产业大步向前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我省传统产业革新发展的有力证明。
古法酿新液,从传统到新兴,食品饮料产业发展优势何在?四川食品饮料产业把发展的关键点放在了“新”上。
新,集聚新合力,推动全省白酒优质资源向重点产区、产业整合平台聚集,相继成立川酒集团、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宜宾酒股份公司等整合平台。
新,谋求新动能,推动白酒产业与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以参观川酒酿造为主的工业旅游、酒文化旅游等精品旅游路线。
新,开拓新市场,举办“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等专业展示平台,开展“川酒全国行”,提升川酒影响力。
去年,四川提出着力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食品饮料产业作为我省重要的民生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总量居全国第六,形成优质白酒、粮油加工和肉制品加工3个千亿产业,包装饮用水、核桃、花椒、林竹加工、茶叶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近日通报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成绩单”,“5+1”现代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一季度,食品饮料产业保持较好势头。全省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其中,全省白酒产量同比增长9.6%。
而今,食品饮料行业在传统中谋求突破,以新字寻出路,力争2019年食品饮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000亿元,增长10%。预计到2022年,其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
老品牌打造新联盟
致力于整合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集群发展;
致力于发挥品牌优势、产区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
致力于做精川酒技术、做深川酒文化、做强川酒品牌、做大川酒市场;
创领川酒技术未来、品质未来、品牌未来、市场未来;
以实现川酒振兴为己任,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月底,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舍得、水井坊等川酒“六朵金花”为创始成员单位的“四川名优白酒联盟”在成都正式成立,创始成员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宣誓。四川名优白酒将由此进入抱团发展、联动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阶段。
无独有偶。4月17日,四川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成都金枫叶商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就“二峨”商标转让事宜正式签约,收购完成后,川酒集团将成立公司独立运作该品牌。
早在2017年,泸州市政府牵头、四川省商业投资集团参与组建的四川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在泸州市酒类企业加入四川省酒业集团抱团发展集中签约大会上,泸州市135家酒类企业正式签约加入川酒集团。在泸州市政府出台的《泸州市千亿白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川酒集团的营收目标是突破100亿元。
集聚发展,成为我省白酒产业撑杆一跃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2018年川酒实现产量358万千升,同比增长14%,占全国白酒产量的41%;实现营业收入2372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34.9%,占全国27.5%,为五年来最快增速。
漂亮的数据背后,得益于我省大力实施“川酒振兴计划”。2018年6月,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名优白酒千亿级产业、高质量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推动川酒振兴、提升“六朵金花”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将川南经济区重点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等一揽子方案,明确了“川酒振兴”的发力方向。
作为“5+1”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我省食品饮料产业又亮出了一串数据表。
50——开展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培育,重点抓50户以上同行业水平领先的龙头企业。
10——开展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白酒产业发展情况调研,针对性确定10家以上白酒企业培育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1——合多为1,支持白酒“六朵金花”通过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整合省内中小企业,支持“六朵金花”之间开展强强联合、战略合作。推动四川新希望味业有限公司、四川新希望六和农牧有限公司等企业兼并重组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
老产业谋求新动能
舍得艺术中心、泰安作坊、定制中心、312制曲园、陶坛贮酒库、酒文化主题酒店……位于射洪县沱牌镇的舍得酒文化旅游区地处世界白酒酿造核心地带,占地3平方公里。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食品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10万吨生态粮仓、殿堂级制曲中心等众多工业旅游资源加持下,舍得酒文化旅游区将传统白酒酿造开发出了新方向,成功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正在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的五粮液景区,依托五粮液酒厂和老窖池两块核心白酒生产基地,开发建设了12平方公里的工业旅游区,并在发展观光旅游的基础上,逐渐向体验型旅游转变。
去年底,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入选2018年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15家基地名单进行公示。其中,五粮液旅游景区、泸州老窖旅游区、舍得酒文化旅游区、剑南春“天益老号”酿酒工业遗址、竹海酒庄等五家酒类工业基地入选。
传统的酿酒工坊、储存仓库等开发出了新功能,以酒文化为基础,与白酒产业相关的工业文化旅游积极吸引各方游客,为白酒产业赋能探寻更多发展新路子。2019年,我省提出要推动白酒产业与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以参观川酒酿造为主的工业旅游、酒文化旅游等精品旅游路线。
产业发展的新风向不仅席卷白酒产业,也刮向食品饮料的其他行业,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新动能何以领航产业发展新方向?技术创新成为关键。
“全年转化示范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50项。”据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我省实施一批优势特色农业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攻克一批贮运保鲜、鲜切加工等瓶颈技术,并依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星创天地”、科技特派站点等平台支持创新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示范,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实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等重点项目,推动白酒企业实施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力争示范转化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成果40项以上。”今年,我省将整合产学研优势力量推进白酒、粮油、肉制品、调味品、川茶、果蔬、林竹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创新示范,打造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支持企业自建或联合高校、院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等重点项目。
技术创新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更多可能,融合发展又为传统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多机会,由旧向新,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助力食品饮料行业迈步向前。
老产品开拓新市场
“四川火锅巴适!”在今年的成都春季全国糖酒会上,首设“火锅专区”,这是以川渝火锅为主的火锅产业链品牌借助糖酒会这一国际化专业平台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一次宝贵尝试。
本次糖酒会上大批“川字号”企业集体亮相,超百个川酒品牌参展,汇聚了川酒、川菜、川味调料等省内众多食品饮料行业品牌。“川字号”食品饮料品牌借助全国性知名展会正走出盆地,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
“我们主要是布局川内市场,希望借这次推介机会,把全兴的品牌在北京打响。”在川内市场广受好评的全兴矿泉水相关负责人正借助推介会向北京客商推介产品。4月29日,“四川好水·天府名茶”品牌鉴赏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
“42家最具地方特色的生产企业参展,包括22家茶企、16家水企及4家饮料企业。”据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推介四川的好水好茶,打响四川好水、天府名茶的优势品牌,进而帮助我省水企、茶企挺进北方市场。
展会推介,效果明显。活动伊始,蓝剑、海螺沟和沙棘饮料就与龙爪商贸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活动一结束,香江集团就对精制川茶产业发展产生浓厚兴趣,决定立即前往四川开展投资考察。
糖酒会和推介会是我省食品饮料企业向外辐射,开拓市场的关键一步。2018年,我省举办“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等专业展示平台,开展“川酒全国行”;组织73家医药企业参加“第79届全国药品交易博览会”,成交金额超7亿元;组织百户龙头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东亚食品博览会、第二十一届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展销成果创佳绩……
今年,我省食品饮料产业在市场拓展方面又将有新动作。“市场拓展三大活动”、龙头企业境外基地、中小企业走出去海外平台、“川酒全国行”、川酒“一带一路”行、都江堰国际包装饮用水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将陆续举办。
为加强“川字号”食品饮料市场影响力,2019年,我省食品饮料不仅在拓宽市场方向发力,更将深耕产业品牌价值,创建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培育一批产业集中度高、辐射带动力强、质量效益好的区域品牌。支持企业争创四川省天府质量奖,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和保护,加大对企业的商标专用权保护,扎实做好白酒“十朵小金花”评选,实施品牌培育工程。
老产品、新市场,舌尖上的“川字号”产品正冲出蜀地,香飘全国,为我省食品饮料产业万亿蓝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