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助力简阳脱贫攻坚 让“穷旮旯”走上致富路

2019-7-26  14:26:02         稿件来源: 郫都区人民政府

“公路修到家门口”“瓜果熟了不愁卖”“以后咱村也是网红打卡地”……如今的简阳市江源镇和老龙乡变了样,曾经大家眼中的“穷旮旯”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江源镇、老龙乡是我区对口帮扶简阳市的贫困镇和贫困村,2016年8月,我区脱贫攻坚工作组进驻“一镇一乡”,实施精准帮扶,修公路、壮产业、搞旅游……几年来,随着一系列扶贫项目与帮扶措施不断落地,这块“贫瘠”的土地里渐渐长出了新芽,结出了新果。

记者 蔡延

壮大农业产业

让农户的腰包鼓起来

“药瓜现在是我们村里的宝贝。”站在老龙乡土地坳村药瓜基地里,该村村主任王文彬高兴地告诉记者,预计今年产值能达到20余万元。

药瓜在土地坳村十分常见,其果实、果皮、果仁、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市场广阔,但一直以来农户种植不成规模体系,未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2017年,区脱贫攻坚工作组帮助老龙乡土地坳村打造了109亩药瓜基地,并成立简阳市国粹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对自愿加入基地并按合作社质量生产要求的村民进行吸纳,以此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到现在已经有近百户农户参与种植,其中还包括30多户贫困户。”王文彬说,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种植药瓜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好管理且经济效益高的农业产业,看到有搞头,村民的积极性高涨,2019年又新建了药瓜基地60亩,并新成立简阳邦馥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筹资比列进行利润分股,让村民的腰包鼓得更大了。

找准脱贫路径

实现贫困户持续增收

药瓜种植仅是区脱贫攻坚工作组助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何让江源镇、老龙乡真正实现脱贫致富,激发贫困户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一开始扶贫组就围绕“怎么扶、扶什么”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顶层设计,分别编制了农业产业园区规划。

按照规划,区脱贫攻坚工作组将老龙乡定位为以李子、柑橘、辣椒和南瓜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种植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型园区;将江源镇定位为以柑橘、晚白桃、葡萄、草莓、辣椒、优质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种植为特色的“一三互动,农旅结合”生态旅游型园区。在“一镇一乡”共打造了3个农业产业园区“示范点”和9个种植“示范基地”。

位于老龙乡三里梗村的550亩现代农业园区是3个农业产业园区“示范点”之一,该园区建于2016年10月,通过“土地流转+集体入股+农民参与”的模式,发展以凤凰李栽植、跑山鸡饲养、稻田特色养殖为主的立体农业循环园区。区脱贫攻坚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年园区将进入盛果期,带给农户可见收益。除此之外,园区同步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三里梗村毗邻成都市、仁寿县和资阳地理优势,朝着将三里梗村打造成网红村努力。另一边,在相隔着崎岖山路的江源镇优质辣椒种植示范基地里,挂满了“红红火火”的二荆条,马上就会被运至郫县豆瓣公司,每亩辣椒以市场均价转换为农户收入,实现持续增收。

补足硬件短板

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摘掉贫困帽的同时,区脱贫攻坚工作组聚力强化江源镇和老龙乡的农村基础设施、卫生等公共配套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最近一场大雨并没有让江源镇安民村村主任李青东像以往感到担心,近两年对口帮扶单位郫都区给村里铺上了村道,再也不用愁村民出行难。为改善和提高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区脱贫攻坚工作组大力推进江源镇和老龙乡基础设施建设,为江源镇新建村社道路约13公里,改造提升22公里村社道路;为老龙乡新建村社道路约12公里,一条条平整的村道路直通农户家门口。不仅如此,还新建了文化室、卫生室、活动广场等基础配套,不断补足公共服务短板。

每天下午,在老龙乡土地坳村党群服务中心、顺源村新建法治广场,村里的男女老少聚在一起说说笑笑,谈论今年家里的收成,谈论来年入多少股份……如今江源镇、老龙乡村民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