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聚焦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 南充顺庆区凝心聚力答好“民生考卷”

2019-8-15  11:29:30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

民生问题,一头连着群众的温饱与幸福,一头连着政府的群众基础与社会的稳定和谐。“坚持民生优先,民生至上不动摇,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2019年南充市顺庆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大抓民生,抓大民生。

近年来,顺庆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检验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尺,聚焦“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群众急难问题,从小处着手,为民谋利、替民解忧。民生事业优质发展,是顺庆区近年来最有温度的景象。

聚焦教育

“再多的投入都不算多”

对于教育,顺庆本着“再多的投入都不算多、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理念,大手笔不断。

今年4月21日,落户顺庆区搬罾镇“大学城”的四川电影技术职业学院开建;从今年5月5日始,顺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近8000名学生开始享用“免费午餐”;7月2日,占地318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可容纳8000名在校学生的南充高中北部新城校区开建……今年,顺庆全区计划实施10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505.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9.54亿元。其中,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42个,总投资318.35亿元,年度投资75.75亿元。记者从顺庆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获悉,今年全区新建与续建教育项目共计10个,预计总投入资金215.5亿元,预计年度投资26.83亿元。

顺庆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新修建的学校建成投用后,将结束火车北站、华凤片区、清泉寺片区等区域缺少优质公办学校的历史,教育布局也将持续优化,同时教育项目将为城市空间拓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聚焦医疗

“医联体”惠群众

近年来,顺庆区在卫生重点建设项目方面投资7.8亿元,新建了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城区实现全覆盖。19所乡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建设完成,新建规范化村卫生室203个,70%的乡镇卫生院评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贫困村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

硬件质量大幅改善,软件配套持续跟进。为更好地让农村老百姓就近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2016年,顺庆区便开始探索并启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医联体”不仅仅是医院的“联合”,它更像一条纽带,连接了老百姓的心。据了解,顺庆区依托省级、市级三甲医院,与辖区内的南充市中医医院、顺庆区妇孺医院、顺庆区人民医院等3家县级医院分别签订双向转诊协议,结成纵向医疗联合体;3家县级医院再分别与顺庆辖区内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卫生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结成医疗联合体,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医疗联盟,发挥三甲医院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最终构建起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基层首诊。

聚焦住房

实现群众“优居梦”

近年来,顺庆区立足实际、主动作为,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封闭实施、整体联动的“四位一体”模式推进旧城棚户区改造,10年累计投资200多亿元,改造棚户区20余处,拆除房屋约270万平方米,建成棚改安置房120万平方米,近4万户居民受益。通过棚改,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打造了南门坝、白土坝、清泉坝三个商业综合体,建成了火车北站、桑树坝等新城居住区,解决了10万余人的就业问题。

住有所居,住有优居,该区农村同样如此。

门前有水塘,屋后有绿树,一栋红瓦平房坐落其间……在该区辉景镇青平村有着这样一幅怡人画卷。

“终于有了个‘安乐窝’。”看着如今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年近古稀的村民陈德良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两年多前,陈德良家的土坯房因年久失修开裂,该村驻村干部通过实地走访将情况记录并进行了反映。2017年9月,通过政府补助5万元,老两口着手新房建设。2018年1月,新房建成,两人便搬进了新房,这座建筑面积70平方米的平房功能齐全,二老心满意足。现在,陈德良除了农忙时种点庄稼,农闲就到村里的专合社打工,一年下来,能挣近万元。

 黎涛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国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