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怒江海关牵手泸水市亚碧罗村 攻堡垒 战贫困 奔小康

2020-5-6  17:19:48         稿件来源: 云南日报

查看危房改造情况

昆明海关所属怒江海关挂联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古登乡亚碧罗村是一个傈僳族聚居村,也是怒江州尚未脱贫的80个贫困村之一。

2015年9月至今,怒江海关发扬“苦干实干亲自干”的作风,倾真心、付真情,同挂联村乡亲们一起攻堡垒、战贫困、奔小康。

2019年,亚碧罗村73户海关挂联户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家庭人均纯收入已全部超过脱贫标准,其中26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与2015年相比,挂联贫困户平均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近3000元,亚碧罗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90%降低至1.28%。

今年,昆明海关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更加扎实的作风,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面胜利。亚碧罗村脱贫的脚步越来越快,当地群众脱贫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走访座谈

道路再险也挡不住脱贫脚步

“上山爬着上去,下山滑着下来”是怒江海关驻亚碧罗村扶贫干部走村入户的真实写照。

亚碧罗村交通条件差,每年雨季地质灾害频发,道路状况更加艰险。然而,再险再难也阻挡不住扶贫干部的脚步。

5年间,怒江海关扶贫干部每年至少对亚碧罗村全村的11个自然村和18个村民小组进行两次全覆盖走访,5年来怒江海关10名扶贫干部走过的扶贫路程累计已超过16000公里。

怒江海关女干部李宏芹向我们讲述了一段难忘的经历:2017年7月,正值雨季,亚碧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的整理、数据信息录入工作亟待推进,怒江海关派出和沙、李宏芹入村协助开展建档工作。

准备走访最后几户贫困户的前一天晚上,又是一整夜的雨。虽然村干部劝说推后入户,但和沙、李宏芹还是坚持入户走访。

雨后的山路泥泞湿滑,几人深一脚、浅一脚爬上半山腰,村干部大喊:“小心!”只见离他们不到100米的地方不停有砂石滚落,一声闷响过后,半个山坡滑塌下来,裹挟着滚落的巨石,道路尽毁。村干部与和沙连忙拉着李宏芹往回跑,李宏芹被吓得脸色苍白,缓过神来才发现腿脚已经不听使唤了。路断了,但工作还得完成。两天后,他们再次踏上走访的道路,最终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亚碧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整理和数据信息录入工作。

后来有人问李宏芹:“你当时被吓得那么惨,怎么还敢再走那条路?”李宏芹说:“其实我挺害怕的,但是想到亚碧罗的村民便有了力量。我要帮助他们离开大山,脱贫致富。”

怀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信念,海关人的心和亚碧罗村的乡亲们紧紧相连。

怒江海关负责帮扶亚碧罗4个村民小组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99人,人均挂包8户。5年间,怒江海关结合亚碧罗村地理气候条件,指导挂联户发展种植、养殖业,增产增收,帮助亚碧罗村建起了公共洗浴室,完善了“结对共建”活动点、党建阵地,并积极开展普通话教育和卫生保洁、生活技能指导培训。

搬迁动员

倔强“老阿唔”的“5天之约”

亚碧罗村山高坡陡,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没有高稳产农田,没有固定的产业,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是亚碧罗村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然而,村民们世代居于深山,难离故土,难舍旧屋,搬迁工作异常艰难。

村民阿南丁在搬迁户里是一个出了名的倔强“老阿唔”(傈僳语“大叔”的意思)。由于搬迁必须拆除旧屋,他舍不得。随着抽取房卡的时间越来越近,阿南丁的抵触情绪也越来越大。然而,不管阿南丁是骂还是闹,不论刮风还是下雨,驻村工作队员每天都到他家里去做工作。

队员们一边帮着干农活,一边和阿南丁一家拉家常。渐渐地,阿南丁的儿子和儿媳的态度有了松动,还在工作队员的劝说下先悄悄抽了房卡。

阿南丁也有些动摇,他对驻村工作队员说:“侄儿子,从今天起,如果你们连续5天来我家动员,把我说通了,我就考虑搬迁。”

之后的两天,队员们每天都早早到阿南丁家。第3天,因到乡里开会到深夜,没能赶回村里走访。阿南丁说:“你们自己断了,5天只能重新算。”于是第二轮“5天之约”开始了。队员们每日到阿南丁家讲解政策,解释问题,消除他的顾虑。可到了第5天晚上,阿南丁有事走亲戚去了,只能又开始新的一轮。

如此前后反复将近一个月,终于有一天,阿南丁安排妻子准备了一大盆“侠拉”(音译,一种酒,是傈僳族待客最好的酒),扶贫工作队员看见这盆“侠拉”就知道动员工作有了成效。

当晚,阿南丁松口了:“你们真心实意对我们好我知道,我相信共产党,相信你们,搬吧!让我的孙子、孙女去城里读书。”

如今,阿南丁已迁入120多平方米的新居,儿子、儿媳在城里稳定务工,孙子、孙女也在小区附近的学校入学了。

说起搬迁的往事,阿南丁笑着说,和驻村队员的“5天之约”,是因为当时生气儿子瞒着自己悄悄抽了房,想要“为难”一下扶贫工作队员。但工作队员的一次次走访动员,让他打消了所有顾虑。他紧紧拉着驻村工作队员的手说:“只要一听见叫‘老阿唔’,我就知道帮助我们脱贫的小伙子又来了。有你们在,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今年3月,怒江海关挂联的55户易地搬迁户全部顺利搬迁,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思益家的烦心事

海关人的上心事

今年1月,怒江海关领导侯方华到易地搬迁安置点走访搬迁户。才到安置点,就看见村民思益坐在花坛边,默默地抽着烟。

侯方华走过去关心询问。思益叹气说道:“侯关长,我不想老大去广东。”

原来,思益家中有4口人,妻子走得早,他靠打零工抚养两个儿子和父母双亡的侄女。小儿子正在念初二,17岁的大儿子初中毕业便没继续上学。为了动员思益家大儿子外出务工,侯方华几次去到他家里宣传东西部扶贫协助劳务输出激励政策。在侯方华的动员下,大儿子有了出去闯荡的念头,但思益不放心。“我养大他不容易,他现在还不懂社会,在我身边还有我可以护着他,在这里也可以打工嘛。”

侯方华拍拍思益的肩膀说:“你儿子出去是去学技术,长见识,带领你家脱贫的。年轻人让他出去闯闯。他去广东,身边有很多怒江人,广东的兄弟姊妹也会帮他。”

侯方华还带着思益到一户刚从广东打工回来的村民家中了解情况,从那户人家出来,思益脸上终于浮出笑容:“侯大哥,老大想去就让他去嘛。”

大儿子去打工一个月后,思益给侯方华打来电话。他高兴地说,儿子去广东的第一个月有3000多块钱的收入,给家里寄了1000块钱,他激动得一夜没有睡好。儿子还告诉他,如果去满一年,政府奖励稳岗补贴1万块,加上工资收入,日常花销节省一点,一年可以存三四万块钱呢!

如今,转移就业已成为亚碧罗村贫困户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怒江海关的帮扶联系下,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23户的26个劳动力到内蒙古、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务工,平均年收入达38000元,另外还有40余人就近务工。截至2020年4月,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家庭人均纯收入高出脱贫标准近8000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