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建立临界贫困预警办法与解决机制——
绵阳北川:既让群众真脱贫 又让群众不返贫
家住绵阳北川坝底乡白沙村的贫困户黄治富依靠扶贫干部的精准帮扶和自己勤劳务工,在5年前就脱了贫,但前不久一场手术耽误了他的务工计划,加之老父亲瘫痪在床、小儿身体欠佳,一家人的开销顿时捉襟见肘。一天,黄治富突然发现自己的一卡通上多出了2000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原来这是他的股权量化收益到账了。
黄治富的惊喜来源于北川创新建立的临界贫困预警处置机制。在2018年成功摘掉贫困县帽子之后,北川继续大力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效,在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等方面为脱贫群众提供保障的同时,建立了临界贫困预警处置机制防止返贫、致贫,出台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农户临界贫困预警处置办法》,并设置100万元滚动处置基金,建立起以乡镇为主体、村组为单元的网格化农户临界贫困监测体系,并健全“帮扶人优先处置-村镇统筹处置-县级综合处置”分层处置模式,通过采取产业就业扶持、公益性岗位、医疗救助、基金救助、大病保险等措施,有效遏制返贫、致贫现象。
据了解,目前北川已通过各类办法处置146户382人,其中通过临界处置基金处置11户,累计使用处置基金14万余元。同时,将财政涉农、东西部扶贫协作、资产收益扶贫等投入建设的项目资金以股权的形式量化给脱贫不稳定的人员、边缘户,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及临界低收入群体购买了“精准防贫保险”。
产业增收是防止返贫和致贫的最有力“武器”。退出贫困县序列后,北川在多措并举筑牢“两不愁”“三保障”防线的同时,继续大力深耕产业发展,通过精品农业、园区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三翼齐飞”持续助力群众增收。
深耕精品农业促增收。聚焦“县有支柱、乡有产业、村有特色、户有门路”,北川打造了中羌药材、高山蔬菜、茶叶、魔芋、特色果品“五大基地”75万亩,以柳杉为主的木竹原料林46万亩,建成冷水鱼、白山羊、生态黑猪、林下土鸡等特色养殖基地213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62个、家庭农场122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8家,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42个。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牢固的利益联接机制,深化“村集体+能人”“村集体+合作社”等六种集体经济模式,构建庭院式微循环、园区内微循环、小片区微循环、镇域综合循环四种“种养循环模式”,通过务工就业挣薪金、委托经营拿酬金、流转土地收租金、入股分红获股金、集体反哺得现金“五金增收模式”,带动90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居家增收。
深耕园区工业促增收。大力建设提升山东产业园、通航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智慧家居产业园、农特产品加工园“五大专业园区”,成功引进乐川科技、金冠电子等骨干企业,支持安福魔芋、羌山雀舌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加速“三产大融合”,制定鼓励工业企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的政策措施,2000余名贫困人口进“园”入“链”,通过务工实现有效增收。同时,深化“大师带动、基地示范、文旅结合、能人引领、志智双扶、扶持激励”六种模式,打好劳务输出、自主创业、县内务工“组合拳”,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并大力回引优秀农民工,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园)14个,带动20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深耕现代服务业促增收。北川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带动7600余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构建“一港一谷一园”体系,建成228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2019年电商网络零售额达到3.26亿元,国家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绩效考评排名全省第一;创新开展“第一书记为村代言”等活动促销农特产品。大力发展节会经济、会展经济,带动贫困人口就近销售特色农副产品,有效拓宽了增收路子。2019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221元和14485元,增速连续多年领跑全省同类区县,连续六年获评“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与之同时,北川与浙江衢州柯城区携手,创新探索出了一系列具有北川元素、体现柯城经验的扶贫协作新模式:创新推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全产业链扶贫模式;推动千亩蓝莓种植示范基地落地北川;率先在全省共建柯城-北川扶贫协作产业园;引进飞鸿草上运动综合体建成营业,成为全县文旅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个十百千万”电商工程,率先建立“衢鲜森-羌妹子”区域电商上行品牌,实现“生产在北川、销售在柯城”;建立余杭-柯城-北川供销联盟,带动108种北川农产品进驻长三角农贸市场和4个余杭物流中心,推动北川深山农副产品融入东部大市场。
“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贫困县摘帽,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消失,也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我们始终认为衡量脱贫攻坚的成效,关键要看能否做到脱贫而不返贫。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接续奋斗,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治蜀兴川和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北川力量。”北川县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
杨檎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