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聚全球优质消费品企业,成都主动来到上海。11月7日,成都市商务局主办的“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全球优品(上海)供需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成都巧妙发挥进博会的强大溢出效应,搭建起一个高能级对接平台,目的正是打造更短、更扁平的进口贸易路径,让海外优品更快抵达成都消费者的手中。一系列务实合作随即落地。

成都发布市场机会清单、推介消费市场、政策环境等优势,向全球供应商清晰地呈现扩大消费品进口的决心与市场潜力,并进行签约,涉及西洋参采购、海外直采平台等多个领域。这不仅是订单的达成,更是成都扩大进口消费、培育市场主体的关键一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高效链接,加速转化。
释放106项机会清单
“面对面”洽谈促进资源精准对接
“目前,公司已和成都空港现代服务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合作协议。”奢博乐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杰介绍说,“接下来,我们将把成都作为主要拓展的核心地区,依托我们的全球供应链资源与对方的口岸运营、物流仓储优势,共同推进成都空港进出口品牌集散中心建设。”
活动上,成都空港现代服务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中比欧国际贸易公司、埃斯特尔贸易有限公司、奢博乐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就成都空港集合海外直采商品集散平台项目达成意向合作协议。

同时,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白俄罗斯铁路公司签署中国·白俄罗斯枢纽建设战略合作三方框架协议;成都山岚食品有限公司、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加拿大Great Mountain Ginseng Co.Ltd. 针对西洋参进口达成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专门设置的“面对面”自由洽谈环节赢得了各方好评。
“对我们而言,这是精准对接资源的重要机会。”周杰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连锁商超、平台经销商等优质渠道商建立联系,推动核心品类合作意向达成,并与成都本地企业、政府部门深入交流,更清晰地理解成都针对进出口贸易相关政策,也能反馈其在供应链落地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最终促进跨区域贸易互通与资源高效匹配。看好这次活动的,还有需方企业。
“我们很期待通过活动可以对接到更多海外优质品牌,引入适合奥特乐目标客群的好商品,同时加强与供应链伙伴的合作,提升商品竞争力,从源头强化我们的品质和价格优势。”成都市奥特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采购总经理孙军说。

在活动现场的座位上,还有一份特别的礼物——市场机会清单,其中包含67项供方机会清单,31项需方机会清单和8项服务企业机会清单,既有产品的介绍,也有采购的需求,还有具体联系方式,方便大家按图索骥,找到感兴趣的产品和企业,进行深入沟通对接。
“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为期4个月
深化“在成都、购全球”品牌效应
“对于成都进口嘉年华活动,我们非常认可,尤其是与上海进博会联动的模式,能让我们同步链接更多优质资源。”奢博乐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周杰说,“特别感谢成都市政府为企业搭建这么好的对接平台,建议未来能多举办像这样的活动,帮助像我们一样的企业更快链接本地渠道与资源。”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称,“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全球优品(上海)供需对接会”的举办,目的是利用上海汇聚全球贸易资源的优势,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搭建高能级、专业化供需对接平台,打造短链化、扁平化进口贸易路径,进一步培育壮大进口市场主体,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效链接、加快转化。

据介绍,此番上海行是“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贯穿8月—11月,横跨世运会、中秋国庆、进博会等重要时点,已举办“夏日全球‘GO’”“金秋全球汇”两场主题消费活动,集中开展两场进口供需对接会,打造了100个以上进口消费特色场景。
“‘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既有面向消费者的购物活动,也有面向企业的供需对接,B端与C端相互链接,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为的就是通过消费对供给的牵引,培育更多进口市场主体,推动进口规模持续扩大。”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进口嘉年华”是成都市创新打造的进口消费品牌,自2023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持续推动了全球优质商品特别是优质消费品进口,更好满足了成都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红旗连锁是进博会“全勤生”,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温和告诉记者,目前红旗连锁在休闲食品、酒类、美妆等品类一定规模的进口商品销售。“通过和海外厂商的直接交流,能选到更多在海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温和称,已和多家企业达成意向性合作。

“进口嘉年华帮助我们企业链接优质的市场资源,搭建了一个高能级、专业化的对接平台,一定程度上省去企业拓展供给资源的成本。”话间,温和还表达了期待,“希望利用政府部门搭建的渠道进一步拓宽产品深度,通过嘉年华能精准匹配到更多适合便利店业态销售的优质产品。”
释放双重吸引力
成都进口市场持续升温
在王府井成都春熙路、科华路店,以及成都银泰中心in99等高端商超,成都山岚食品有限公司从加拿大进口的“大山行西洋参”吸引了不少目光。
“我们的核心业务是‘大山行西洋参’全系列产品,涵盖参片、原参、泡参及礼盒装,过去一年在成都销售额达2000万元,其中礼盒装在节假日销量突破480万元,同比增长40%。”成都山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郁珮表示,作为四川省食药同源进口西洋参首单落地企业,其所有产品均通过海关食药同源合规审核。

“近期预计进口20吨加拿大大山行西洋参,预计3年内实现5亿进口目标。”谈及未来,叶郁珮满怀信心,也想好了具体打法,“接下来会以‘首单企业’资质为基础拓展成都市场,线下考虑在环球中心、万象城等商圈开设‘大山行健康体验店’,设置免费试饮区,搭配养生顾问讲解‘合规参品’的鉴别方法。”
成都市场一样得到了Great Mountain Ginseng Co.Ltd. CEO Schelling Yeh的青睐。“成都正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其吸引力是双重的。”他分析道,“首先是强大的本地消费力,成都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产品有很强的认知和购买力;更重要的是其巨大的辐射力,以成都为支点,可以高效覆盖整个中国西南市场。”消费市场被激活,产业链上下游也随之带动起来。
“我们已经在成都开设大型加工厂和中转仓库,以大山行这条产品线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入驻成都。”Schelling Yeh说。
“大山行西洋参”的“成都之旅”只是成都进口市场的一个缩影。2024年,成都实现进口3748.7亿元,其中消费品进口达202亿元、增长47.3%。今年1—9月实现进口2761.5亿元,其中消费品进口达121.3亿元,奶粉、冰鲜三文鱼、鳌龙虾等特色单口进口实现快速增长,“在成都、购全球”品牌效应不断深化。
如今,跨山越海的全球优品,正沿着成都搭建的贸易快车道加速涌来。这场关于消费的“双向奔赴”,让国际供应链与成都大市场紧紧相扣——进口的“活水”愈发奔腾,成都消费者“购物车”里的世界地图正不断延展。
(活动主办方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