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记者从成都市公安局获悉,成都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局以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厅关于做好《深化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民6项措施》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手段为引领,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推出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便民服务新举措,释放改革红利、更快更好服务企业群众,优化营商环境。
畅通办证绿色通道,拓展服务群体
成都市局户政管理部门在为返乡民工、中高考学生、运动员、受灾群众开辟居民身份证办理“绿色通道”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群体,将企业集体用工、各类职业资格考试考生纳入居民身份证办理“绿色通道”范围,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制作、优先领证,此类证件领证时限缩短为20个工作日。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开辟返乡群众办证“绿色通道”28个,办理居民身份证170516张,办理临时身份证24852张,送证上门3393张;为中高考学生开辟办证“绿色通道”,制发居民身份证24568张,发送领证短信18560条,上门服务4152人次,送证上门3687个,受到了群众高度赞扬,社会反响良好。
打造互联网+便民平台,提升服务质效
成都市局户政管理部门依托“成都公安微户政”,推行居民身份证“网上预约办证服务”“办证进度查询服务”;拓展短信提示功能,全面推出为居民身份证到期人员、年满16周岁及年满18周岁未办证人员、领取居民身份证人员发送“温馨提示短信”服务;开通“邮政直通车”;积极与省厅协调配合、探索居民身份证办理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证件工本费模式,打造互联网+便民新平台。推出为群众提供居民身份证人像采集“多拍优选”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今年以来,群众通过网上预约办理居民身份证3万余人次;为群众发送办证、领证“温馨提示短信”801334条,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通过“邮政直通车”,让575034名群众享受到了足不出户、轻松领证的便利。
建立上门服务长效机制,延伸服务窗口
成都市局户政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社会用证部门、企业、困难群体上门服务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加强与银行、证券、房管等社会用证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工作联系机制,了解其实际需求,主动靠前服务,上门开展核验真伪居民身份证业务培训,强化居民身份证使用核查,服务社会用证部门。今年以来,深入银行、房管等部门开展居民身份证查验核查培训5次、受训人员800余名,受到一致好评。二是对于老弱病残等办证困难群体、新建小区、重点企事业单位,开展预约上门办证服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服务企业单位。今年以来,开展上门办证服务11612人,送证上门5379人。
深化“三项制度”建设,做优服务工作
成都市局户政管理部门深入推进居民身份证“三项制度”建设,为企业异地办证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一是增设受理点位。依托“一站式”便民服务点,在全市设置居民身份证异地办证、挂失申报、丢失招领受理点178个,受理点位数居全省最多。二是简化办证手续。率先在全国简化异地办证手续,只需提供七选一证件(户口本、身份证、居住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台湾通行证、驾照)即可办理。三是缩短办证时限。与省内其他城市公安机关建立审核签发联系机制,缩短审核时限,省内异地证领证时限由法定的60天缩短为30天。今年以来,受理制作异地居民身份证285526张;为群众挂失身份证65231张,收到群众捡拾丢失的身份证29张,此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公安部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