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创新引领壮大新动能 努力打造西部装备制造高地

2019-1-9  12:15:02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网

□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重大装备与机械处

5c34be058d35c_副本.jpg

白鹤滩(首台座环发运)

2018年以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重大装备与机械处大力实施装备工业“3+8”工程,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行智能制造、军民融合,扎实抓好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培育发展等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省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眸2018

助推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

行业运行总体平稳。1-11月,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高出全省工业1.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45.4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利润总额232亿元,同比增长14.3%。预计全年增加值增速约为10%;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4690亿元,同比增长约12%。

创新发展持续加速。航空与燃机方面,ARJ支线客机MRO中心启动规划建设;新组建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助力全省航空产业发展;东方汽轮机轻重型燃机自主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航发涡轮院、成发针对国家重大型号科研能力建设快速推进;中捷合作通用飞机研制项目有序开展。轨道交通方面,全省先进轨道交通创新中心成功创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悬挂式单轨列车、有轨电车等整车研制升级持续保持国内先进;一批新制式轨道交通示范线路正在建设或谋划;首批轨道交通制造业配套名录已对外发布。智能装备方面,哈工大机器人科技产业园等13个总投资为69.8亿元的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高档数控机床、中重载AGV车等省内创新研制产品逐步推广;近100家人工智能企业开始融入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智能制造步伐加快。已建和在建智能制造工厂(车间)重点项目155个,总投资达222亿元。争取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个、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7个;开展首批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申报工作。新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4个;认定全省首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11个。

保障政策支撑有力。牵头编制完成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3个产业培育方案。深入开展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组织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资金专项”,其中高端装备创新研制、智能制造、首台套等3个专项支持资金达到2.75亿元。争取国家“高端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智能制造专项”“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首台套保险补偿”等支持资金达到4.3亿元。成功举办2018全球无人机大会、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通用航空发展高峰论坛、2018中德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有效推动产业链全球协同合作创新。

展望2019

力争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超11%

2019年,将围绕“5+1”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智能制造、军民融合,加快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高端产业发展,持续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力争全年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200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

大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依托成都、德阳、自贡等3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重点产业园区为依托,积极打造装备制造先进产业集群,为争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打牢基础。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协同发展,加快产业配套、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弥补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

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按照“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指南”、“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3个重点产业培育方案及年度工作任务清单”,加快完善产业推进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主机招商”“补短板招商”“配套招商”,分近期、中远期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谋划和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推动一批外资项目尽快落地。

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培育制造业改造升级新载体。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10家左右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20家左右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并在全省相关行业进行宣贯和推广。积极组织智能制造“市州行”活动,搭建核心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和用户紧密合作的桥梁,形成了对智能制造相关基础资源的有效整合。

注重重大专项创新引领,提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能力。积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重大项目“联合体”,争取“重大短板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大飞机”“两机”“智能制造”等重大专项,努力解决产业发展重大瓶颈制约。持续组织实施“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新模式”“首台套”等支持政策,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优质攻关团体。

深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着力发挥我省军工资源优势,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机制,搭建“军转民”“民参军”对接合作平台,促进装备制造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和产业化,全面提升军民双向融合水平和市场联合攻关能力。

积极筹办重大影响活动,充分激发市场动力活力。全力举办“2019全球无人机大会”,努力打造全球无人机创新发展的高端交流平台、形象展示平台、开放合作平台。联合主办“中德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促进“德国工业4.0”先进发展理念与四川制造业实际结合,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谋划举办“国际航空科技文化节”,组织“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等重要活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