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夯实生态本底 守护绿水青山 乐至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2021-8-26  10:56:04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

近年来,乐至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推进中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切实做好绿色“加法”和污染“减法”,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重点攻坚“提水质”

“智慧河道系统可实时远程监控设备的开关、河道流量等情况,并对每次的河道水质进行上传共享,实现了河道数据的实时管理与监控。”乐至县蟠龙河技术河长、上源环工生态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技术总工季艳艳告诉记者。

近年来,乐至县积极探索流域管理新模式,创新建立“行政河长+技术河长+法治河长”治理模式,形成问题“发现-交办-解决-督导”的“闭环”管理机制,筑牢重点流域环境安全屏障。通过大力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乐至县4个国省考核断面中,3个平均水质达到Ⅲ类,1个水质稳定达到Ⅳ类、部分月份达到Ⅲ类;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条河流44个监测断面水质提升67.4%。同时,大力实施环保设施补短强弱工程,实现工业园区和城乡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建成县级智慧环保监管系统,开启污水处理厂无人值守、远程监控、定期巡检的智慧化运维管理模式。

精细管控“保气质”

在位于乐至县城区的佰盛天禧项目施工现场,喷淋降尘系统、车辆冲洗设备、小型雾炮车、绿色隔离网等环保设施一应俱全。

“每个工地,我们都派出了工作人员进行入驻督促,要求施工方加强扬尘污染治理,严格加强渣土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从源头上杜绝抛撒遗漏和扬尘污染。”乐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邓俊说道。

为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乐至县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治理力度,高标准、严要求,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切实加强油烟治理,乐至县加大对县城区餐饮、夜市烧烤经营户摸排力度,督促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和做好日常清洗维护。截至目前,城区共计安装油烟净化装置700余户,安装率达100%、清洗使用率达100%。

同时,加强清扫保洁工作,落实街道分类保洁,精细作业,实现清扫保洁常态化,每天对主次干道进行洒水降尘,湿法作业,新增1辆多功能环保抑尘车,适时对城区进行除尘作业,全面改善县城区空气质量。

多措并举“护净土”

在持续强化面源管控上,乐至县禁止“两高”行业引入,完成重点行业企业基础信息调查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统计,从源头遏制污染物质进入土壤;探索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新技术,引进四川环友公司循环利用畜禽粪污和秸秆。

深入落实分级管控,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全县耕地均为“优先保护类”,无“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对拟将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用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截至目前,该县未发生因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不当而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毒地”事件。

加强危废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等制度,设置危险废物标牌标识,强化危险废物规范管理,在全省率先将涉危废行业纳入规范化管理,每年对全县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进行抽检,达标率为100%。

动真碰硬“改问题”

自接受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乐至县一部分影响经济发展、群众健康和环境质量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县域生态环境始终保持高“颜值”。

该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持“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工作法,紧盯中央环保督促反馈问题,落实“一个问题、一套班子、一本台账、一抓到底”的整改机制,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抓铁留痕”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截至目前,乐至县牵头办理的17个中央环保督察问题、53个第一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32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督察整改措施,均已完成。”乐至生态环境局局长邓巧表示。

孙小红  姚阳  谢义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汤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