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人来说,癌症,这个陌生而熟悉的词汇,代表着死亡倒计时的开启,意味着对生活和未来的绝望。一个多月以前,对丹秋名师堂老师姚卉来说,也是如此。而今天,她却说:癌症,让我看到了太多的爱,带给我了更强的生命力。
这日,天要塌下来了
3月12日晚上,姚卉吃过晚饭后,像往常一样陪伴着孩子、家人,查看第二天课程的备案,确认看还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突然,却在身体无任何异常的情况下发生了大出血。姚卉不明情况,考虑到孩子明天还要上学,晚上就医也不方便,第二天才去医院检查。
13日,检查缓慢而沉重。根据医院的指导,姚卉前后做了10多种检查,但都没得到确切的诊断,医生建议住院观察做活体检查。此时,姚卉内心忐忑而焦虑,在网上搜索自己症状可能对应的病。各种各样的可能让姚卉心力交瘁,下午,实在等不下去了,再一次向医生询问病况。由于尚未确诊,医生只答了一句“可能不会太轻松”,并向姚卉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和工作情况。此时,姚卉隐隐地觉得医生的询问与病情有关。
14日,活检出结果了,宫颈癌。那个叫做“宫颈癌”的“字面上的疾病”竟然真的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了,姚卉此前幻想的侥幸化为乌有,空气凝固了,整个人陷入了沉沦的旋涡,不断被吞噬。看见的、听见的、触摸到的东西都变得模糊,“宫颈癌”这个陌生又熟悉的词汇不停在脑海里撞击。
是不是已经接近死亡了?到底属于癌症第几期?要告诉父母吗?还需要在医院治疗吗?可以用哪些方法治疗?一个个难以面对的问题,姚卉只有自己找答案。
此时,医院致电了姚卉的父亲,告知他姚卉的病情。
忽然,那么多臂膀支撑起一片天空
当晚,姚卉赶回家里,面对面与父亲讲述了自己的病情,把自己放在不久后就要离开人世的位置,交待后事——家里贵重东西收放的位置、银行卡密码、手机密码、支付宝密码统统写下,交到父亲手上。“当然,希望这些交待永远都用不上。”触摸到死亡,才发现对身边的一切是那么的不舍,姚卉鼓足信心无论多么严重都配合治疗,将自己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女,姚卉无论结婚前,还是结婚后本身都已经做了妈妈,她的父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她、陪伴她。父亲将家里能拿得出来的钱款合算了遍,距离治病,还差一大截。卖车、卖房都被列入了治病的计划。
这一夜,姚卉与父亲,彻夜未眠。
15日,医院确诊,宫颈癌一期B2。全家要做的就是为手术、化疗筹备资金。姚爸爸虽然平常没少接触“癌”这类字眼,但当它降临到自己亲人身上时,一下子还是无法接受,加之对病情还不完全了解,他无法想象最终的结果,姚爸爸觉得:“天,真的塌下来了!”
这时,和姚卉老师同一学科组的老师们来了。在丹秋名师堂张继忠老师带领下,他们立刻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姚卉老师后援团”,主动轮流承担起全面照顾姚老师的重担。他们不仅仅给予姚老师及家人经济上的支援,还从精神上和心理上给予了强大的支撑。来自好友、同事、学生、学生家长的微信、电话、短信此起彼伏,在一串串的关心和一遍遍的回答中,姚卉逐渐恢复了她惯有的理性。“好好配合治疗,活下去。”
马上就要手术了,不过手术后会怎样,姚爸爸心里没有底。手术前的一天,他联系到张继忠老师,把家里的车、房子等资产处理的顺序逐一交代,为姚卉筹备术后医疗费。
如潮水般的爱,还姚卉一个明朗晴天
16日,姚卉按照规划做了手术,当时医院最大的手术——腹腔镜切除子宫、切除输卵管、卵巢移位、淋巴结清除。幸好,一切都很顺利。
她不知道,当她躺在ICU病床上时,丹秋教育集团初中数学组老师们送来了捐款,3万余元;丹秋教育集团总裁张丹秋女士亲自打来电话:集团立刻捐赠10万元!并郑重表示,让姚卉好好治疗,不要管花多少钱,集团将是她最强有力的后盾!
据了解,为了让姚卉安心治疗,丹秋教育集团不仅从财力上对姚卉进行了支持,也答应了她所需的假期,免除她在工作上的后顾之忧。同事、学生们制作的“滚蛋吧!肿瘤君”小彩旗鼓舞着姚卉勇敢战斗。
姚爸爸感慨:“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个民营企业,从老板到员工如此大爱无疆,我作为一名老公办教师,真的被深深触动了!”
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让姚卉卯足了信心战胜病魔。“我会积极面对疾病,科学理性看待癌症。根据治疗规划,向集团请了半年的假期,来让身体达到各种健康指标。”姚卉为自己定下目标,今年9月返岗!为了表示感谢,姚卉拜托父母为丹秋教育集团准备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惠教泽学,大爱无疆。
2018年4月19日,丹秋名师堂初中数学学科组的所有老师,举行了一场“明天卉更好”的募捐演唱会,所有闻讯的学科总监、各级行政领导、教职员工纷纷慷慨解囊,短短一个小时,再次募捐一万多元。
即便饱受癌症折磨,化疗的副作用让本就爱美的姚卉,剃去了秀发,开始戴帽子、戴假发。但说这一切时,姚卉的语气是轻松的,脸上带着微笑的。就像小编刚走进病房要开始采访时,她还淘气地说“先别进来,我要戴个假发美美的”,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与活力。
这一切,因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