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自贡市大安区新店镇共和村:“文火”煨出振兴“共富味”

2025-8-5  15:17:46

马灯、“村晚”、高粱地……近年来,在自贡市大安区新店镇共和村,文化不仅是乡愁的容器,更是发展的动能。当壁画跃然白墙,道德星光映亮千家,共和村证明:文化既能开启记忆之门,更能打通振兴之路。

图片3.png

共和村(受访者供图)

“南瓜桥传说、解放井故事,是咱们村最深的根。”村党总支书记江其在村史馆介绍时充满自豪。展架上,村民捐赠的蓑衣、犁耙、老照片,无声串联共和村的过去与当下。这座2024年末落成的“精神家园”,梳理了村名的由来、家规家训等八大板块乡土记忆,成为凝聚人心、激活乡村的引擎。

村史馆是展示农耕文化的重要窗口。依托此阵地,共和村组织儿童村史研学,实施“家乡故事我来讲”小小讲解员培育计划,让年青一代触摸乡土脉络。同时,联动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以壁画彩绘、艺术装置为村庄披上“艺术新衣”。

图片1.png

村史馆

如果说村史馆是保存记忆的容器,那么文明乡风便是滋养当下的活水。在共和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已成亮丽风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宣讲,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作用显著,移风易俗持续推进。道德力量熠熠生辉:十余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儿女的“四川好人”王淑华;放弃行医、带领乡亲脱贫摘帽的“四川好人”郭元利,换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荣光。

繁荣文化与文明乡风的背后,是坚实产业的强力支撑。共和村“以文兴业”,因地制宜推进农文旅融合,绘就“十里渔乡”和美画卷。在110亩莲藕基地,荷叶铺满荷塘,荷花点缀其间。江其介绍,藕田亩利润约2万元到3万元,部分区域储水养鱼,形成生态循环。2025年,村内培育了80万尾鱼苗,预计出售价值8万元。

图片2.png

养鸡产业

与此同时,该村与农业公司签订“订单高粱”协议,建成500亩核心基地,辐射带动种植2000余亩,惠及600余农户,亩均收益提升30%以上;总投资535万元的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硬化道路、新建水渠等,吸纳约150名村民务工,夯实设施促增收;村“两委”创新组建“工匠队伍”承揽小微工程,为村集体创收7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20余万元,成功蹚出“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共富新路。

从积贫积弱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共和村实现华丽蝶变。这里山水田园如画,邻里和睦,产业奔涌,文明新风浸润,一幅宜居、宜业、和美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