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鲍安华) 1月29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自挂牌成立一年多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活力迸发、市场主体持续增长、改革成果不断涌现,2018年,新登记各类型企业20416户,新增注册资本(金)1844.7亿元,分别占成都自贸区新增总量的75.7%、49.7%;形成50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模式已向全国推广,“自贸通”、创新信用券等多项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域,挂牌成立一年多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共形成90个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仅去年就诞生了50个,内容涉及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事中事后监管、金融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等多个领域,特别是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打造与自由贸易和投资相适应的金融新服务、金融新业态,助力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2018年7月,成都高新区与成都银行携手打造“自贸通”金融服务,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正式上线。该服务由“自贸贷、自贸惠、自贸易”三部分组成,以“融资、降费、服务”为核心,实现政府、银行、担保多方联动,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通过便捷融资、国际结算费用减免、业务绿色通道、境外交易对手资信调查、综合金融咨询、境外金融服务等举措,“自贸通”将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综合财务负担,助力企业经营发展。截至2018年底,“自贸通”已为54家企业提供各类服务;累计为15家中小外贸企业发放自贸贷,年底自贸贷余额5700万元;累计为10家企业提供自贸惠免费结算服务。
据介绍,除了“自贸通”金融服务,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还展开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审核便利化试点;启动天府股交中心“自贸展示专区”,吸引60家中外企业登陆“自贸展示专区”进行展示;助力川创投及上海自贸区基金发起设立四川首只自贸区股权投资基金;加快推进在成都市试点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