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茶叶香飘边城韵

2019-2-22  11:48:50         稿件来源: 企业家日报

——访重庆边城韵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毅

1.jpg

●刘毅(右二)在茶园基地

  编者按:2月20日《 人民日报 》在第一版发表社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自今日起,本报“新春走基层”将陆续发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涉农企业,以飨读者。

重庆边城韵茶业有限公司自落户秀山县洪安镇以来,以土地流转、务工以及鲜叶收购等形式带动农户1100余户,建卡贫困户27户,经常给公司务工的农户中有19户建卡贫困户,收购鲜叶或采摘鲜叶的农户中有60余户建卡贫困户。截至记者发稿,公司以土地租金、劳务工资以及鲜叶收购等形式发放到农户手中的资金累计已达到133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平台,给当地的脱贫攻坚夯实了基础。

■ 彭慧

2.jpg

●刘毅与茶农在茶园除草

  边城韵茶,是重庆洪安一大特产,历史上称之为“贡茶”。据说,边城韵茶具有将铜钱融化的功能。新春走基层记者来到重庆洪安边城韵茶叶基地,对重庆边城韵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毅进行了专访。

刘毅以前并不是做茶叶生意的,他曾经也是中国为数不少的下岗职工中的一员。

2009年,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大力提倡发展茶叶产业,刘毅刚好有两个朋友在寻找商机,正好迎合当地发展茶叶产业的需求,朋友几个一拍即合来到秀山县洪安镇溜沙村以土地流转形式种植基地700余亩发展绿色生态茶叶生产。

记者:刘总,您是如何流转土地做茶叶基地的?

刘毅:我是1990年进入粮食部门上班,2000年,由于粮食体制改革,我就在当年4月份下岗了。下岗后,我先后搞过长途运输,也搞过建筑工程。通过几年的积累,自己储蓄了一部分资金,经过对整体行业的观察和考虑过后,在2009年底,我和几个朋友一起来洪安镇流转土地投入茶叶产业。

从边城韵茶叶公司门前的场坝上望去,溜沙村在武陵山西南坡上,一垄垄茶树仿佛是绿色长龙绕山而卧,一道道由茶树铺设的绿色“台阶”蜿蜒而上,在自然山林之间显得格外赏心悦目。举目所及的这一山茶园就是边城韵茶叶公司的基地,面积5000余亩,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气候温润,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

记者:为什么选择在洪安镇种茶呢?

刘毅:洪安镇溜沙村这个地方,土质属于沙砾土壤,在陆羽《茶经》当中说“一个是岩茶,第二个是沙砾土质,这个茶叶品质是相当好的。”种植茶叶,讲究的是土壤,但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我费了不少心思,也吃尽了不少苦头。为了做茶,我几乎搭进了全部家当。种茶投入大,见效慢。

记者:从2009年到现在您做茶这一行也差不多10年,现在是什么状况?

刘毅: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从种植慢慢过来,到现在从事加工,这两三年来产值还可以,一年至少有50多吨干茶,产值500多万元,我们还是要继续投入,争取做得更大。

2009年,刘毅和三名合伙人流转了当地近千亩茶园,种下了茶苗。到目前茶叶加工厂占地10余亩,茶叶加工厂房及管理用房2500余平方米,另外还有800余平方米的办公综合楼正在修建之中,茶叶加工设备40余台套,鲜茶日加工能力达到10000公斤,干茶的年加工能力达到350余吨。

记者:10年来你遇到哪些困难呢?

刘毅:遇到的困难很多,最大的困难,一个是我们的茶叶产业属于起步阶段,不具有品牌优势;另外就是加工技术和销售市场,还有资金方面都有很多困难。

记者:家里人支持您吗?

刘毅:说实话,做农产业,这个见效时间有点慢,在生产过程中,我已经倾其所有,到现在投入1000多万元了,我们那么多年的积蓄全部都投进去了,当时家里面很反对,说你辛苦那么多年,有那么多积蓄,就全都投进去了,万一有个闪失,以后一家人还要不要生活啊。但是,我只能跟家里人通过交谈,通过谈心,让他们理解我支持我,所以到最终家人没有反对我,还一起支持我做茶叶种植加工,所以做到今天这一步。

2016年,边城韵公司的茶园迎来丰产期,几年的精心管理终于有了收获,刘毅开始进行生产。在制作完成后,销路却成了难题。苦恼之际,湖北的一家茶叶公司通过多方打听,主动找上门来,在了解完边城韵茶叶公司的情况后,当即要求合作。

从2016年开始从事加工,当年收购鲜叶137吨(含自采鲜叶),收购金额累计达到170余万元,加工干毛茶44吨,实现产值240余万元;2017年收购鲜叶309吨(含自采鲜叶),收购金额累计达到260余万元,加工干毛茶79吨,实现产值390余万元;2018年收购鲜叶570吨(含自采鲜叶),收购金额累计达到410余万元,加工干毛茶143吨,实现产值550余万元。我们加工的产品,名优茶这部分,在当地秀山市场,还有重庆、成都包括贵州周边我们都在销售。我们其中高端点的茶叶一年做了9000多斤。中档的我们也做了15000多斤,剩下的我们都做了大众茶。因为我们这里茶叶品质好,所以湖北的长城茶叶公司主动与我们合作,把我们的茶叶销往欧盟和美国。

尽管茶叶产销已渐渐步入正轨,但夏秋茶粗制品利润低,公司目前盈利并不是很大。听说这么多年还没多大盈利,有朋友看不下去了。刘毅听着就好笑,他不这么看,因为边城韵公司解决了当地茶农的就业,培训了茶农技术,在他心里,这些都是财富。

我自落户当地以来,以土地流转、务工以及鲜叶收购等形式带动农户1100余户,建卡贫困户27户,经常给公司务工的农户中有19户建卡贫困户,收购鲜叶或采摘鲜叶的农户中有60余户建卡贫困户。截至记者发稿,公司以土地租金、劳务工资以及鲜叶收购等形式发放到农户手中的资金累计已达到133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平台,给当地的脱贫攻坚夯实了基础。

其实,刘毅有自己的一本账。这些年,从土地流转到收购茶园,再到基地管理和收购鲜叶,他前前后后投入超千万。钱都去哪了?这些钱都到了当地村民的手里,附近两个乡镇6个村的上千户人家,都因为边城韵茶叶公司的存在而增加了收入。

记者: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想法呢?

刘毅:对未来的规划,我现在是在做好茶叶产业的同时,计划搞茶旅融合,融合当地发展旅游的机遇,争取把茶叶和旅游融合在一起做得更好。

正月十五元宵节刚过,刘毅穿着冲锋衣,扛起锄头,与当地茶农一起在边城韵茶叶基地里,给茶园除草,汗水早已布满了他的额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