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勇担使命谋发展 开拓创新谱新篇 ——内江市政协委员为谱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建言献策

2019-3-1  11:46:28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

马忠剑 杨修竹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毛春燕 李弘

30件调研报告、视察报告、协商意见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部门积极采纳;

立案、交办委员提案295件,实现回复率100%、委员反馈率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100%。

这两组数据,是2018年内江市政协围绕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经济社会重大问题,高质量服务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最直接的反映。

在今年内江“两会”期间,内江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切实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团结起来、凝聚起来,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政协委员们聚焦奋力谱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积极讨论建议,通过提案建言献策。

内江市委书记马波在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组讨论会上表示,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聚向大局、精准实深、民生情怀、诤言灼见”等特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责任担当,饱含的是同心同向同行、脉搏一起跳动的真挚情感,注入的是谱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的强大力量,彰显的是家国情怀、家园意识、家人心理和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务实践行。

发力“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

助推产业提档升级

2018年10月16日,内江市政协主席戴震带队前往四川恒通动保生物有限公司生产一线、四川内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开展内江工业企业发展专题协商。

调研中,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聚焦发展‘四新一大’产业,努力探索质量更高、效益更好、优势充分释放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路”“突出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努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坚持‘四个主动融入’,进一步发挥区位独特优势,招大引强,增强产业竞争力”等。

在2018年里,类似的围绕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调研并非个例。

一年来,委员们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献计出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内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四新一大”产业实现总产值277.3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1%;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1.2%,比2017年提高6.5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增长3.8%,居全省第3位。

2019年,内江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各级各部门以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为导向,加快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两会”上,作为工业战线的市政协委员,陈波建议,实施“工业项目重点推进年”,推动“四新一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园区工业用地规划,明确县(市、区)主体责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精深加工园区,形成规模化、集约化、集聚化发展效应。

蒋艳委员建议,要从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产品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厚植“四新一大”产业发展根基,优化产业结构,助推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苏晓蓓委员则认为,要以科技助力“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建设,进一步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市校(院)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谢川委员认为,产业要发展,项目是重要的基础,而项目可行性研究则是有关决策人作出正确可靠的投资决定的前提与保障。他提出要加大项目包装工作,要增强对项目包装设计的认识,要把握项目包装的关键环节,要发挥各方优势协同开展项目科学定位与包装。

钟华委员提交了《发展壮大新医药产业 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健康保障——培育壮大内江生物医药产业的几点建议》的提案。她提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形成集聚集群效益。支持内江经开区以汇宇制药、梓潼宫制药、恒通动保等企业为龙头,建设以抗癌制剂、中药饮片、固体制剂、动物药品等为主的川南高科技生物医药产业园。

新能源是内江市“四新一大”产业之一。张敬惠委员针对四川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CFB示范机组应用建议,坚持政府主导,推进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应用;坚持“产学研用供”有效结合,进一步引领全球清洁燃烧技术发展方向。

聚力开放合作

打造开放新高地

开放合作是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内江与成都之间交通便利,处于“高铁半小时经济圈”。

对此,民建内江市委认为,借力成都优势资源,主动配套成都、融入成都,是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的重要举措。

市政协委员李贤英建议,加强重大规划协同,推动交通互联互通,积极承接成都产业转移,加强重点产业配套协作,建立完善协同发展工作机制。

对此,内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去年,内江深入对接成都“东进”战略,举办成都·内江深化合作座谈会暨协同发展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签署基础设施、产业协同、文化旅游等方面专项协议,进一步深化了两地合作,推动两地协同发展。

同时,内江以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合作,成功引进香港新华国际金融中心、杭萧钢构装配式建筑等5亿元以上项目57个,签署区域合作协议34项,授牌设立川内首个“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市(州)基地。

目前,内江正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坚持把扩大开放合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着力打造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和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开放新高地。

对于今年工作,唐浩然委员建议,要加强市级统筹协调,强化招商项目信息互通、统筹流转及考核;要创新招商工作方式,推动资源招商向资本招商转变、分散招商向联合招商转变、境内招商向资本招商转变。

江建军委员建议,要加大对干部思想解放力度,坚定对外开放的信念。要加大企业家培育力度,营造敢想、敢闯、敢为人先的社会氛围,积极出台人才引进政策。要加大对城市品牌的塑造,注重打造城市环境和文化品牌。

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近日,在内江东兴区田家镇的四川千草现代生物农业科技示范园,十几名工人正在大棚内为铁皮石斛除草、浇水。在工人的细心照料下,一株株铁皮石斛绿意盎然,充满生机。

内江市政协委员、四川千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欣说,他要在内江这片沃土上,为家乡发展、家乡人民创造更多价值。

去年来,内江市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深入实施100万头“内江黑猪”产业化项目,祖代种猪场建设完工。新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13万亩,建成优质粮油、精品农业、循环农业、创意体验农业功能区17个,集中连片万亩特色产业基地达18个,建成3.2万亩全国最大的无花果全产业链基地、24万亩全国最大的血橙生产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复核验收。

走进今年“两会”现场,来自各行各业的委员,都对“村里的事”格外关切。

罗红委员建议,要重点突出,补齐短板,管好、护好村级公路,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升级电网、通讯服务;完善政策,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农业合作社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全方位转变;突出特色,做优做强内江黑猪、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特色水产等农业品牌,形成规模优势。

聂其良委员表示,要夯实农田水利基础助力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水资源配套优化,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水生态修复保护,优化水管理服务水平,彰显蜀水文化底蕴。

谢文晶委员建议,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对合作社、农户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政策引导,加大对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大户的金融扶持力度。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更进百尺竿。内江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将在中共内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民主激荡智慧,以团结凝聚力量,以责任践履担当,奋力谱写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