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记者走进旺苍县东河现代农业园区,只见园区内绿意盎然、百花齐放。凤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跃琼介绍说:“该园区涉及5个贫困村,2018年投入使用,预计今年可为凤阳村带来1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明年可达20万元。”
这是该县推进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的一个画面。
今年是旺苍县“整县脱贫摘帽年”。连日来,该县各级各部门凝心聚力、尽锐出战,确保高质量完成贫困县摘帽、11个村退出、7100人脱贫和已脱贫对象巩固提升的目标任务,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
月月晒“成绩” 压力变动力
“在2019年1月份的考核中,由于项目推进力度不够、产业发展不力等因素,大德、万家、大两3个乡镇排名靠后,被‘亮黄牌’警告。”近日,在旺苍县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推进大会上,该县3个乡镇、1个帮扶单位被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亮黄牌”警告。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该县从今年1月起实行“挂红旗、亮黄牌、贴蓝签”制度,每月对各乡镇、县级行业扶贫部门和帮扶部门(单位)实施脱贫攻坚的效果进行评分排位,排名靠前的乡镇和部门“挂红旗”表扬;排名最后几位的乡镇和部门将被“亮黄牌”提醒;对被连续两次“亮黄牌”的,要被“贴蓝签”警示。“年内两次以上被‘贴蓝签’警示的,将启动问责和组织处理。”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负责人介绍。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每月至少召开1次专题工作会议。”“各行业扶贫指挥部、片区分指挥部每月至少专题研究1次相关工作。”“乡镇和帮扶单位主要领导每周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工作。”
……
在该县脱贫攻坚责任清单上,从县领导班子成员到乡镇、村干部,帮扶内容和对应的时间,一目了然。
“责任清单明确的是责任,但更多的是担当。”旺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余飞宇介绍,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位、一月一通报”,对抓而不紧、落而不实的问题第一时间通报曝光、问责问效,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三园”引领 构建产业新格局
“前两年开垦十亩地种上了茶树,今年采摘的春茶保守估计收入两万多块钱。”该县化龙乡石垭村贫困户刘奎皇多年来一直在外地务工,2015年在化龙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的感召下回村,并开始在村里种茶大户的带动下发展茶叶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近年来,该县以现代农业园为核心,示范带动村特色产业示范园、户办特色微庭园发展壮大,形成“三园”联动、三产融合发展格局,不断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实施精准扶贫,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旺苍县通过统筹推进“三园联动”发展,实现特色产业带状发展、块状覆盖,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跨乡跨村的产业集中区,引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正是在“三园联动”建设的示范带动下,刘奎皇和很多农民调整了种植结构,助推脱贫奔康。
“依托化龙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村里建成了100亩茶叶 ‘一村一品’示范园、15户20亩以上茶叶加其他种养产业的特色微庭园。”化龙乡石垭村党支部书记赵国普告诉记者,通过产业园带动发展,去年全村新培育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产业大户3个,实现村级经济组织年收入5万元,贫困户年人均增收600元,确保了全村如期脱贫摘帽。
据介绍,近年来,该县围绕有机茶叶、优质核桃、道地中药材、生态养殖、绿色果蔬“五大”特色产业,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构建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引领、以“村园”为示范带动、以“户园”为基本单元、以利益联结机制为帮扶纽带的“3455”产业扶贫新格局。
“只有将园区利益和农户利益相结合,才能激发农户的积极性,才能为园区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该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伟说,全县构建以“三园”为引领、“四片”为主体、“五带”为抓手、“五联”为纽带的产业扶贫新格局,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产业扶贫、精准到户的特色发展路径。
目前,全县已建成19个万亩亿元现代农业园区、127个百亩以上“一村一品”示范园、2.4万个1亩以上特色微庭园,农业增加值实现15.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041元。
“五高搬迁” 搬出富民新天地
3月25日大清早,沐浴着春日暖阳,该县高阳镇虎垭村的易地搬迁户张洪严和妻子在房前的地里愉快地忙碌着。“做梦都没有想过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自从搬迁过来之后,环境改善了,去年我又栽植了4亩茶苗,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他说。
不光要挪穷窝,还要兴产业、斩穷根!近年来,旺苍围绕“搬得出、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坚持“五高”(即: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系统配套、高水平提升、高绩效管理),做到搬迁与脱贫同步、安居与乐业并重,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新路子,使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致富难’,我们还搭建了‘五大平台’,确保搬迁户搬稳搬富。”该县以工代赈办负责人白文林说,一是搭建整合发展平台,二是搭建就业促进平台,三是搭建主体带动平台,四是搭建产业服务平台,五是搭建生态建设平台。
据悉,截至目前,旺苍县共搬迁安置3903户14465人,完成“十三五”搬迁安置任务的94.7%,并已全面启动剩余安置任务。突出特色搬迁、推动融合搬迁、强化功能搬迁、提升素质搬迁、促进奔康搬迁,形成了旺苍易地扶贫搬迁推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独特模式。
周俊 向欣 陈绍海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