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小莉
“每个焊缝都关系着产品的质量和美观,必须表里如一,不能有一点瑕疵。”这是从事焊接工作32年的张建岳做“工匠”的标准。这位曾获得省市区劳模的焊接高级技师,用辛勤汗水融入每一道焊缝。
弧光闪烁、焊花飞溅,引弧、收弧、打底、清渣……每一步都一丝不苟,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张建岳凭借精湛的焊接技术,带领团队攻破各种焊接难点,为成都深冷液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节约了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作为内迁企业的第二代工人,我见证了焊接技术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也见证了郫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我骄傲,我自豪,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张建岳深情地说。
业精于勤练就好手艺
张建岳能有今天的成就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达到的。
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开始,我国生产力由东向西转移,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迁移也随之展开。1971年,年仅3岁的张建岳和父母从浙江迁移到四川,此时,便开启了张建岳的“技术人生”。
“小时候,学校经常组织大家到四川空气分离设备厂参观,时任该厂书记的父亲还为大家讲解工厂的情况。”从小对劳动感兴趣的张建岳对工厂充满好奇,向往像父亲一样做一个出色的人。
1984年,同时被高中和技校录取的张建岳毅然选择了四川空气分离技工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学习。学习期间,张建岳刻苦好学,在机械制图、焊接工艺上表现特别突出。“其他同学每月奖学金17元,我每月拿最高的21元。”
3年学习毕业后,张建岳被分配到四川空分设备(集团)公司工作。“虽然工作环境很脏、设备也很落后,几乎都是手工操作,但大家学技术的氛围很好。”谈及当时的工作场景,张建岳记忆犹新。
刚参加工作,公司让张建岳在5位技术能手中选一个为师傅,张建岳从中选了一个党员师傅。
虽然固定了师傅,但张建岳不仅跟自己的师傅学,还跟其他人学,在张建岳看来学技术要取众家之长。
凭借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干劲儿,张建岳练就了一套过硬的焊接本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先后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国家机械工业部突出贡献技师、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优秀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逐步成长为焊接大师。
创新求变攻破焊接难点
2001年,国企改制,四川空分设备(集团)公司的几名骨干注册成立了成都深冷液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深冷液化在郫都区工业港北区建设生产基地,张建岳当起了“开路先锋”,带头来到了郫都区。
“那时郫都的工业产业比较薄弱,园区开园的时候也只有7家公司。”在张建岳的记忆中,工业港北区道路已建好,但几乎没有其它配套。更让张建岳苦恼的是,企业在本地招不到熟练的焊工。“只要是愿意干的、身体好的青壮年,我都愿意教。”张建岳下定决心在郫都区培养技能人才。从一个一个工人招起,手把手地培训员工。
作为生产部长,张建岳为了攻破各种焊接难点,发掘新的焊接工艺,经常一天当三天用。弧光闪烁、焊花飞溅,焊枪喷射着高达2000多摄氏度的烈焰,时间一长张建岳就汗如雨下。但张建岳仍然积极专研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制作各种实用的工装夹具,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由其自主研发的“一种钢铝接头焊接装置”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公司节约了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以前在川空集团的产品基本在国内销售,现在我们的产品是和德国、英国、美国竞争。”张建岳自豪地介绍,公司MRC工艺,打破了国外公司在中国大中型LNG液化工厂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技术的进口替代。
焊接工艺从最初的单一到多种;车间从最早的手工操作,到现在的自动设备、智能设备生产;工业港北区从最初7家企业,到现在几十家在行业内站住脚的企业。购物中心、便利店、特色商业街区也在园区周边密布。这些变化,张建岳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更让张建岳骄傲的是公司占地55亩新基地预计7月投产。“新基地内采用了国内外先进设备,光是行车轨道高度就比现在基地房顶还高,到明年生产力肯定要比现在翻一番。”张建岳满心期待。
“敢帮带”传递匠心精神
如今,企业拥有50余名技能人才。张建岳不仅传授技术,还把操作经验固化下来。他认为,将工作上好的做法与经验传授给身边的人,大家的技术水平都提高了,整个团队工作效率就会提升,自己也能少操心。
“师傅没有藏私,完全是手把手教导。”2011年进入深冷公司工作的吴小江是张建岳的徒弟。在张建岳的督导教学下,吴小江担任车间生产组长,并在区、市焊接大赛中获得大奖,成为了青年职工的佼佼者。
2017年,在郫都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深冷公司成立了以张建岳为领头人的“张建岳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并被认定为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8年7月,因成绩突出,被评选为“成都市张建岳(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
“我的技能传给企业和社会才更有价值。”张建岳说,工匠就应该把本事总结出来,把技能传承下去。张建岳教导徒弟们要“敢帮带”:敢于把自己的技术交给年轻人,年轻人要有赶超的思想;技术能手要帮助带领技术新人学习成长。在工作室的助推下,企业加强了与郫都区内技师学校及各相关大专院校的联系,还与中国五冶大学新科技工学校开办“深冷班”,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工作室还充分利用公司焊接技术力量及焊接设备,承接郫都区高、难、异形焊接工作,积极协助相关企业解决相关焊接技术难点及焊接工艺知识传授。
“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技能人才培养,以赛代培的万名职工大赛都已经举办了三届。”张建岳肯定地说,“技能郫都”的建设,培养一大批紧缺高技能人才,现在再也不愁招不到人了。数据显示,2018年,郫都区技能人才共11.2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04万人。
引弧、收弧、打底、清渣……如今,已年过半百的张建岳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积极专研新焊接工艺和方法,以精湛技能打造技术领先的天然气液化装置,用自己的方式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璀璨焊花映人生焊接大师张建岳:自豪自己是新时代工人
2019-5-22 9:47:04 稿件来源: 郫都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