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宜宾翠屏区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面投入使用

2020-5-22  10:28:08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

建设现场

四川经济日报宜宾讯  (叶昌荣  记者  杨波  文/图)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举措。日前,记者从宜宾市翠屏区农业农村局获悉,2019年翠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3万亩,所有项目4月底已全面竣工投入使用,截至目前,项目进度位居全省区县前十,川南第一。

“目前我们鱼苗已经放下去了,下半年农户在稻田里就有双份收入。”20日,在翠屏区宋家镇胡坝村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驻村第一书记熊涛同农户们,正对该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稻鱼耦合”项目进行管护工作。

在胡坝村500余亩的高标准农田里,稻秧苗与鱼苗一起茁壮成长,现代化的灌溉排水渠、科学化的田间管理,让一切看起来都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以前水稻田由于地势低洼,且排灌设施简陋,到雨季时不时会被淹,如今再也不会了。”熊涛介绍,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田型进行了调整,新建的农排渠,雨季可对单块田进行排水,而旱季又可通过农排渠进行灌溉。同时,稻田养鱼,可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对水稻的品质也显著提高,还可增加鱼的收入,一举多得。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不只是宋家镇胡坝村,在位于该区李端镇板栗村的宜宾翠湖云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基地,这里的高标准农田也于今年4月建设完成,目前该公司正在组织农户利用晴好天气移栽海椒秧苗。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产业路,让小型农用货车能直接开到蔬菜地边。”宜宾翠湖云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张春华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了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公司更有信心,有序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丰富市民“菜篮子”。

宋家镇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李端镇蔬菜基地只是翠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股胡洪表示,翠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报批、统一财评,乡镇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区农业农村部门监督管理,创新建设模式,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探索试点具备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实施,采用“先建后补”方式建设高标准农田,抢抓建设时间、满足农作要求。

同时,该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和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和突破口,坚持与主导优势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农村招商引资相配套,与精准扶贫、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相结合,坚持整体规划、以点为精品示范引领带动线、以线为规模提质增效带动面,通过不断新建和改造提升,形成区域性高标准农田格局。

据了解,2020年翠屏区继续开展2.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酿酒专用粮、稻渔耦合、城市保供蔬菜、宜宾早茶、川南晚熟柑橘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展高标准农田规划布局和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