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邮储银行“驻村工作队” 带领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2020-12-23  11:53:42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网

“几年前,儿媳妇第一次来我们家时,因为嫌这里太穷还哭了。那时候,家门口出去都是一两尺深的草,草里还有蛇。”南充市营山县合面村的老人颜贤能指着门前水泥路回忆,如今村里大变样,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新翻修的小楼房干净、漂亮,儿媳妇主动提出要把孙子的户口落到村里来,这让颜贤能老汉觉得分外有面子。

GetAttachment.jpg

邮储银行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帮助老人干农活

合面村因何而变?邮储银行营山县支行作为合面村的定点帮扶单位,于2016年4月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彭德萍担任合面村第一书记,2018年5月又选派2名优秀年轻干部形成驻村工作队。在彭德萍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上坡下坎、深入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摸情况,手把手指导村民做产业。2019年,合面村成功甩掉穷“帽子”,291名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人均年收入达5415元,村貌更是大变样。如今的合面村不仅修起了村道,建起了产业基地,还通过技能培训让村民找到了更多务工机会,村民的腰包鼓了、笑容更多了,异地扶贫搬迁点一排排漂亮的小洋楼,更是展开一幅生机勃勃的新农村“画卷”。

扎根山村

上坡下坎勤走访

合面村位于营山县双流镇孔雀场北侧,距场镇9公里,辖11个合作社、356户、1311人,耕地面积937亩。为准确掌握贫困户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和实际困难,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彭德萍初到合面村的头件事便是查清贫困情况,找准脱贫攻坚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并在老村长的带领下开始了逐户走访摸排。

GetAttachment (1).jpg

颜贤能家新修的小楼房

“刚来合面村那会,每次去村里都要拿上棍子,因为村道随时都会遇到蛇。”四十出头的彭德萍,原本一头黑发,现已变白了不少。初到村里时,村里的环境给他来了个下马威,有一次在走访农户返程的路上,下着大雨村道泥泞不堪,加之山路崎岖陡峭和荒草太深,他差点一脚踩空滑下山去。

上坡下坎,田间地头。随时随处都有彭德萍忙碌的身影,他经常与贫困户唠家常,了解家庭情况、收入来源、生产生活困难,逐步摸清了全村情况。合面村地理位置坐落于垂直距离400米左右的山上,山高、沟深,土壤贫瘠,有74户、291名贫困人口。村情民意摸清楚了,脱贫致富的“脉”号准了,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就能“对症下药”了。

解决难题

乡村旧貌换新颜

合面村最大的难题在哪里?作为一个坐落于山上的村子,2014年以前,合面村人均年收入仅1100元左右,全村没有一条硬化路。

“要想富,先修路”。驻村工作队紧密结合各阶段工作重点,争当项目实施的协调员,先后协调邮储银行营山县支行提供帮扶资金20余万元,帮助村里建成水泥硬化道路17.8公里、入户路7.8公里,并同步推进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原来这里都是泥巴路,这几年变化很大。”合面村老书记彭东林告诉记者,自己从2014年回到合面村任村支书,以前合面村全是土路,当时也想做一些工作,但难度太大,邮储银行的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切实落实帮扶工作,如今基本实现水泥路入户。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之外,为落实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上完成C/D级危房改造76户、异地搬迁9户,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住房难的问题,合面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70多岁的杨厚德老人一家因残致贫,过去家住在半山腰上,家里也是半拉茅草房,生活极不方便。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在异地搬迁政策的帮扶下,杨厚德一家在集中安置点建起了新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出门就是水泥路,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

“这几年村子变化很大,我们实现了100%脱贫。”合面村村副书记颜相强告诉记者,几年前村里没有一寸水泥路,如今修了近18公里村道,而且一些道路都修了到村民家门口。过去村民住的几乎是土坯房,冬冷夏热,房屋年久失修,裂缝较多,经常漏雨,很多房屋都成了危房,异地搬迁后,村里建立起3个新农村安置点,每个安置点有十多户人家,别致的小洋房,让村民住的舒服了。

为了解决村民的饮水和村里灌溉难题,驻村工作队协调修建供水点2处、山坪塘6处。如今合面村已实现了集中供水,国家电网改造实现了安全用电,户户通电视,每社通广播。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切实解决了制约合面村发展的一系列“难题”,随着一件件民生问题的改善,村民们的幸福感一步步提升。经过几年的用心帮扶,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与合面村结下了深厚感情,不少村民看到第一书记彭德萍,总会亲切地拉上他聊会家常。

GetAttachment (2).jpg

邮储银行驻村扶贫工作队请老师给村民教技能

技能培训

产业扶贫种下“致富果”

精准脱贫必须要有产业支撑。为了提高合面村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驻村工作队结合乡镇考察调研和贫困村实际情况,用好全县花椒产业扶持政策,选准主导产业,制定了“集体专业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利益联动机制,引进龙头企业入股,引导帮扶户投资入园,大力推进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合面村已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建了奔康产业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合面村在300亩花椒种植园里套种西瓜、大蒜、辣椒、中药材丹参,极大地提高了村集体收入。“今年6月西瓜成熟,我们搞了现场采摘活动,实现集体收入1.6万元。”颜相强告诉记者,除了扎实做好集体产业外,邮储银行营山县支行驻村工作队持续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讲,逐步引导村民转变思想,真正做到了扶贫先扶志。

除了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外,驻村工作队先后为合面村打造了文化墙、修建了院坝舞台和会议室,为村民学习教育、文娱活动提供了场所和舞台。同时,结合“两学一做”“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特别是村两委党员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摸准、吃透政策,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邮储银行营山县支行还不定期对贫困户进行对口帮扶,先后为贫困户赠送鸡鸭苗2000余只,发放化肥148袋、谷种700余包。通过开展“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活动,解决了贫困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先后开展节日慰问10余次,精准扶贫下乡义诊惠民生活动3次,文化下乡4次,并在全县率先发起“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群众革新活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基础设施改善了,致富产业发展了。邮储银行营山县支行还经常请种养殖技术人员到合面村免费为村民进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村民的种养殖技术。“现在大家看得到希望,精神面貌有很大改善,学习热情非常高。”彭东林说,村民们通过培训学会了技能,去城镇能很轻松务工挣钱,实现脱贫致富。

合面村这个曾经山路崎岖陡峭、贫穷落后的贫困村,如今已实现全新蜕变,正徐徐开启新农村建设的全新“画卷”。

(彦西亭 吕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