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温度正常,负荷监测无异常。”8月3日14时,在广安市邻水县110千伏幺滩变电站内,国网邻水县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值班员商义的安全帽下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一边记录数据,一边用手背抹掉脸上的汗水。此时,变电站设备区地表温度已达55℃,阳光直射下的端子箱外壳烫得让人不敢触碰。
工作现场
巡检路上的“桑拿浴”
“越是高温,设备越容易‘闹脾气’。”国网邻水县供电公司变电运维班班长佘晓冬手持红外测温仪,脚步不停穿梭在设备区。巡检路线上,每一步都踩在被晒得滚烫的水泥地上,厚重的劳保鞋也挡不住热浪侵袭。
在主变旁,商义半蹲身子观察油位计,阳光直射在脸上,他眯着眼紧盯刻度。“主变油温51℃,还在正常范围内。”他喊出声时,喉咙因干燥有些发紧。巡检一圈下来,30分钟的巡检路程让二人的衣服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安全帽内衬能拧出小半杯汗水。
值班室里的“神经中枢”
15时,调控指令突然传来:“35千伏南城变电站1号主变油温加速升高,请密切监控油温变化。”挂掉电话,佘晓冬和商义迅速赶往南城变电站,及时调出实时监测数据,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跳动的负荷曲线不断攀升,二人的目光始终锁定在各项参数上,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到下巴,滴在操作记录本上。
“必须每1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佘晓冬说道,高温天气下,设备温差变化快,哪怕0.5℃的异常波动都可能隐藏着隐患。
值班室空调始终开着,但一旁电脑主机和保护装置的散热孔不断吹出热风,时间一长,值班员的脸颊仍被烘得发烫。
工作现场
子夜时分的“设备医生”
凌晨1点,大多数人已进入梦乡,佘晓冬和商义却开始了夜间特巡。月光下,设备区的金属部件泛着冷光,温度计显示仍有38℃。“高温天设备容易热疲劳,夜间也要盯紧。”佘晓冬举着红外测温仪,仔细扫过每一处设备,商义则在一旁记录数据,笔尖划过纸面时,汗水滴在记录本上晕开了一个个小小的墨点。
据统计,入夏以来,国网邻水县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值班员们已对辖区16座变电站开展全覆盖特巡140余次,处理设备高温预警20余次,执行倒闸操作800余项、消除发热缺陷10处。他们用“巡、测、守”筑牢了电网安全防线,在高温与负荷的双重考验下,他们用坚守写下答卷,让每一度电都带着守护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