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岩温香囡
一栋栋造型别致的傣楼沿着村路一字排开,阵阵凉风拂面,村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村民院子里坐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这是景洪市嘎洒镇曼景罕村曼景罕村小组给人的第一印象。
近年来,该村小组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村干部的引导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森林体验、乡村休闲等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打造森林村寨。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村庄绿化美化等一系列建设,构建四季常青、错落有致的乡村景观格局,让群众获得了实惠。
曼景罕村小组有97户462人。从2005年开始,村干部决定依靠便利的交通、优美的乡村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动村民多种绿化树、果树,建设森林村寨。村小组及时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动员,党员、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带领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村小组会计岩罕光介绍说,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发放宣传资料,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家庭卫生整治和美丽庭院建设;村小组不断完善村庄管护机制,加强保洁员队伍管理,规范村规民约。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的房屋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住着很舒服。”谈起村小组的变化,岩罕光高兴地说。
四季常青、错落有致的傣寨景观让这个森林村寨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观光。
随着到访游客数量的逐渐增多,该村小组决定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为游客提供吃住娱服务、田园休闲、农事体验、傣族文化体验、康体运动的健康休闲型品牌旅游产品。在村小组内搭建了游客接待室、傣族银器展品室等。同时,重点打造并推出游傣家寨、吃傣家饭、住傣家楼、做“傣家人”等民俗特色项目。
“我们特别喜欢这个地方。”来自北京的游客杨思颖说,在她决定和家人到西双版纳欣赏冬日北方见不到的绿色风景时,经过朋友推荐,了解到曼景罕有优美的乡村风景,抱着体验傣家风情的浓厚兴趣,她和家人来到了曼景罕,感觉这里特别有民族特色,而且交通也便利。
在村里,一些村民还开设了民宿、客栈。今年9月,村民玉拉和合伙人在村内建起第一个客栈——远山故事。客栈内摆设精致、房间整洁,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入住。
“建设森林村寨让我们受益良多。自客栈建成以来,吸引了不少游客入住,游客还帮忙进行宣传。”玉拉如是说。显然,通过建设森林村寨,使不少村民找到了发展的路子。据了解,去年,该村小组人均收入达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