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让古蔺共裕村的油菜花 开得更灿烂

2021-3-8  10:30:39         稿件来源: 泸州广播电视台

“老陈,你看我们村的油菜花,比去年好看点不?”指着远处的油菜产业园基地,泸州市古蔺县共裕村五组的老汪说道。

让古蔺共裕村的油菜花 开得更灿烂(图1)

“肯定好看得多撒!这几年在建行及石老师的帮扶下,大家种的油菜越来越多了!” 村民老陈停下手中的锄头,看着远处的油菜花。

石跃刚,就是老陈口中的“石老师”,作为一名党员,2019年7月,他放弃泸州市城里安逸的工作环境,主动申请成为建行泸州分行派驻到皇华镇共裕村任驻村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

迈开步子的“劝导员”

根据共裕村白天光照强、昼夜温差较大、地处高寒地区的独特地理环境,村支两委及(原)驻村干部老周决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展成本低、易操作、见效快的菜油作为主打产品的扶贫产业,并建成了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榨油厂房),但部分村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并不高。

到新的岗位后,为了尽快熟悉情况,石跃刚常常骑着自行车到村民家开展入户走访,在与村民的交谈中,认真了解村民住房、饮水、收入、医疗、子女受教育等相关信息。

有一次,石跃刚走访共裕村一组某贫困家庭,发现该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工和低保,且务工时间不连续,其余时间都是闲置,从而导致家庭总收入不高。

“你们可以利用在家闲暇时间种植油菜撒,”石跃刚开始了他的引导工作,“专合社包收,在家就能卖,不出门就能有一笔收入。”

“种油菜又挣不到几个钱,还不如我在外面打零工。而且,万一到时我种好了,专合社不收菜籽的话,你给我收啊?”该贫困户当面怼道。

“专合社建起来了,还有这些榨油用的机器、设备,不可能空起撒!就是想给大家创收啊!怎么可能不收菜籽?”石跃刚耐心讲道理,也在为贫困户分析种油菜的各种好处,“你想嘛,种植油菜刚好在你的空闲时间,种上后就不怎么操心了……”

经过石跃刚苦口婆心地分析。最终这家贫困户决定利用闲暇时间种植油菜。

“种菜籽还是安逸得嘛,也花不到好多精力,相当于额外多了一笔收入。”2020年8月,卖菜籽当天,数着手中的逾6000元菜籽销售款,这位贫困户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石跃刚说。

早出晚归,三餐不定,两个月以来,靠着一双腿和一辆自行车,石跃刚走遍了村里8.5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就这样,石跃刚收集完了共裕村村民种植油菜的信息,同时引导了十余户村民种植油菜。

挑起担子的“监督员”

原材料、来料加工、产品销售是发展油菜产业的重要环节,一个都不能出问题。看着榨油厂日渐老旧的榨油设备,怎么打造好榨油厂这个核心平台?2019年,建行再次捐赠20万元,用于共裕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榨油厂)榨油技术升级改造。

为确保技改设备、仓储、办公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榨油厂从单层扩建为两层,夏日的共裕村,太阳特别毒辣。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石跃刚时常冒着烈日,到工地上去监督工人施工,同时不忘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人身安全。在石跃刚的努力下,技改项目建设工程在2020年7月底全部完工,历时4个月,并于2020年8月顺利通过验收。

为了让榨油厂不脱节运营,赶上共裕村8月的油菜籽收购,石跃刚在7月初就着手准备技改项目中的设备采购事宜。为了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最合适的设备,石跃刚多次到泸州市榨油设备销售商实地了解相关设备的价格、性能等,并与邻近的遵义市榨油设备进行对比。在采购过程中,甚至有时一整天都在车上度过。

2020年8月15日,榨油厂技改完成后试运营,各种设备正常运转,出油口流出了浓香的菜油。

打开路子的“推销员”

原材料和来料加工的环节搞定了,接下来就是销售。

随后的驻村帮扶期间,石跃刚为共裕村专合社的菜油销售忙碌起来了,一边向建行泸州分行积极汇报、争取支持,一边充分利用建行系统内的各种扶贫活动,大力营销,在建行四川省分行开展的“扶贫爱心购”活动期间,石跃刚帮助共裕村专业合作社卖出核桃73斤、菜油2240斤。有时候,采购单位急需菜油,而共裕村专合社无法安排车辆人员送货时,石跃刚就自己为客户送货上门。2019年,共裕村村民通过种植油菜并向共裕村专业合作社销售菜籽,直接创收21.42万元,其中贫困户创收5.13万元;2020年共裕村村民通过销售菜籽直接创收43.01万元,其中贫困户创收10.77万元。

目前,共裕村专合社菜油的“粉丝客户”,由2019年的3家单位发展到15家;共裕村的油菜种植,从3年前的不足200亩,2019年的600亩,到2020年建行捐资22万元、正在建设中的800亩油菜产业园基地——共裕村的油菜花,开得更灿烂了。(来源:泸州广播电视台 撰稿:周怀秋  张显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