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决胜“十四五”擘画新蓝图 资阳同城化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2025-11-14  12:40:53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网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汤斌 文/图)11月13日,资阳市举行“决胜‘十四五’擘画新蓝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分别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发展成果进行发布,全面展示资阳在交通、政务、医疗、文旅等领域的显著成效。

据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局长刘少旅介绍,“十四五”以来,资阳实施514个重点项目、603项合作事项,轨道交通资阳线等标志性工程全面完成。交通破局,迈入“轨道同城”和“双高铁”时代,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加速建设;产业聚链,口腔医疗器械获评国家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机车、商业航天等产业新赛道加速崛起;创新赋能,与13家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科技型企业年均增速20%;民生共享,教育结对140对,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万人大关;“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增至241项,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

新闻发布会现场

轨道先行 同城化交通网络“四维突破”

据资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魏明全介绍,资阳作为全省唯一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地级市,以交通互联互通为“先行工程”,构建起“快进快出”“全域通勤”“精准服务”“暖心出行”的立体交通网络。

“快进快出”高效通达:成渝高铁班次从每日6趟增至73趟,最短间隔5分钟,实现高铁西站10分钟直达天府国际机场。春运期间,高铁与地铁组合出行客流达73.4万人次,形成“随到随走、当日往返”双城通勤常态。

“全域通勤”无缝衔接: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日均客流超3万人次,与成都地铁18号线、19号线无缝衔接,形成“一轨连两城”骨干网络;优化18条公交线路,投入新能源公交车124辆,定制客运班线6条,实现成资全域“丝滑换乘”。

“精准服务”破解痛点:开通成资跨市公交1条、定制班线6条,保留76条乡村客运班线,年运送乘客50万人次;夜间公交K6线累计服务1.2万人次,解决“末班后回家难”问题。

“同城温度”惠民利民:成资公交卡“一卡通刷、一码通乘”,覆盖全域,累计优惠2200余万元,“成都上班、资阳居住”的同城生活新图景成为现实。

政务协同 跨域通办“一网通办”

资阳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周成勇表示,资阳以“同标准、数字化、共享化”为核心,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同城化跨域通办。

服务同标:梳理成德眉资跨域通办事项505项、无差别受理事项241项,线上可办率达96.16%,累计办件213万件。

数字赋能:整合“资阳观察”平台,接入同城化服务31项、市级服务239项;依托省数据共享专区,归集目录超1万个,推动12345热线全域“一键咨询”,累计处理诉求25.74万件,办结率100%。

资源共享:建立成德眉资公共资源交易协调机制,完成异地远程评标项目209个,中标金额12.3亿元,合作范围拓展至18个城市39个交易中心。

医疗惠民 健康服务“四维提升”

据资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袁贵林介绍,资阳深化与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合作,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管理提质:华西团队深度参与市属医院管理,引入25名学科主任、150余名专家长期坐诊,形成“华西高峰引领、本地高地崛起”格局。

诊疗升级:下沉专家累计诊疗1.89万人次,开展疑难病例指导8000余例、手术示范400余台;市中心医院创建为四川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成资渝三地实现222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惠及12.63万人次,节省费用1841万元。

防控协同:与成都等四市签订疾控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处置传染病协查33起;与重庆市大足区共建艾滋病联防联控机制,连续8年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应急联动:与成都等七地签署《院前急救区域合作协议》,开展跨区域应急演练12场次,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文旅出圈 打造“近郊游目的地”

资阳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吴兴中则指出,资阳正以文旅融合激活消费潜能。

在文化传承方面,濛溪河遗址群出土文物28万件,入选“202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非遗项目增至92项,资阳获评“四川省文物大市”。

在产业提质方面,文旅投资80亿元,建成方特、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等旗舰项目,新增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5家,文旅商户超5500家,国庆假期文旅消费贡献率达41.32%。

在配套升级方面,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建成“资味”美食体系、高端酒店床位1.6万张,“资舒适礼”品牌推出550余种特色商品,游客停留时长提升至2.35天。

刘少旅表示,资阳正以同城化为战略支点,奋力打造“如居一城”的生活圈、创新圈、产业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四川经济网记者 汤斌 文/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