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制造强市 加快打造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

2019-3-25  15:40:20

□ 德阳市经信局重装与汽车产业发展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推进“建设制造强国”要求,精准聚焦“中国制造2025”战略,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赋予德阳打造“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的使命要求,德阳市经信局重装与汽车产业发展办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市和四川省经济副中心为契机,按照“产业集群化、产品高端化、产能国际化、制造智能化”的工作思路,坚持创新驱动,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施策效能,全面推进该市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创新升级、品牌升级,加快打造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取得新成效。

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水电机组精品座环发运

回眸2018

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

2018年,德阳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壮大至2000余户,其中规上企业515户,实现产值1675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3.4%,占全省装备制造业(不含汽车制造)比重达到25%,高端装备产值突破100亿元,高端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30%。

——新品研制成果突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要求,针对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重大共性技术需求,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着力提升高端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引领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国机重装成功研发飞轮储能装备、大型粉煤热解装备等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东电成功研制出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技术世界先进的300兆乏空冷新型调相机。东汽建立起完整的50MW重型燃机设计、制造、试验体系,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出台《德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指南》《德阳市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强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生产要素保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国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保费补贴和销售奖励、高端装备研制等专项资金,撬动企业在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和创新研制等方面的投入。2018年,国机重装等23户企业获得专项资金3300余万元,东汽“核电汽轮机”等17个产品获得工信部首台(套)保费补助资金2.98亿元,占全省此次所获补助资金的93%,涉及装备价值133亿元,德阳已累计获得各级保费补助资金6.9亿元。

——智能制造推进良好。大力支持全市装备制造企业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进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将传统的生产车间改造为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改善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提高制造系统的柔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引导和支持国机重装、东电、东汽等规模较大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计划,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18年,德阳已建和在建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达31个,装备制造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45%,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达35%。

——平台载体不断夯实。第十二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装备制造专题活动在德阳成功举办,来自中美两国装备制造研究领域的30位知名专家对话智能制造,促成专家与企业交流合作,为提升装备产业整体智能制造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积极推动全市装备制造企业“上云”,依托“德阳装备制造工业云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供需对接、研发设计等服务,提升了协同制造水平。目前,已有4000余户企业注册入驻该平台。积极构建创新平台,推动由四川工程技术学院牵头,市内多家模锻件生产、加工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德阳市模锻件创新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模锻件制造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对外合作不断深入。支持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动产能“走出去”,在海外市场开拓上成果丰硕。2018年,德阳完成重大技术装备进出口总额38亿元。由东汽供货的首个“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巴基斯坦卡西姆港2×660MW应急燃煤电站项目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一直受到中巴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该项目大大缓解了巴基斯坦电力短缺的局面。东电成功签订越南沿海二期2×660MW、印尼德龙2×380MW、马来西亚建龙1×55MW等火电项目。宏华石油与沙特ADC公司签订总额10亿人民币的钻机销售合同,标志着中国制造的高端石油钻机进一步打破西方钻机制造商在中东市场的垄断局面。

展望2019

多措并举助力经济副中心建设

2019年,德阳装备制造企业将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加快突破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深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建设“5+5+1”现代工业体系,同步推进传统装备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装备产业培育发展,加快推动德阳向先进制造强市迈进,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积极打造“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和“装备智造之都”,为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狠抓强点固效。按照“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高端引领、基础支撑”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创新升级、制造升级、品牌升级,推动能源装备、燃气轮机、油气钻采及海洋工程装备、通用航空装备、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发展,实现装备制造业结构转型、动能转换、方式转变。力争2019年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速达13.5%,高端装备产值突破160亿元。

——加强智造引领。紧跟新一轮产业变革和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两化深度融合,以实现重大产品和成套装备的智能化为突破口,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深入,加快提升企业产品、设备、生产、管理及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2019年实现全市装备制造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55%,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达40%。

——搭建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综合基础优势,以“高端装备·智造未来”为主题,举办德阳首届“四川装备智造国际博览会”,加大高端资源整合力度,搭建协同创新与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双招双引,大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区域产业聚集,促进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平台不断完善、骨干企业不断成长,从而加快构建“5+5+1”现代产业体系。

国产首台1750MW级ERP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