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读书活动正在沙河源公园举行
6月29日,“思源•文化咏流传”—文化金牛庆“七一”系列活动在金牛区沙河源公园拉开帷幕。专场读书活动、航模竞技、汉服鼓圈表演、唱诗传香……2天18场活动献礼建党98周年。
据金牛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在建党98周年之际举办“思源·文化咏流传”—文化金牛庆“七一”系列活动,既是贯彻落实区委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中优提质典范区”、实施“生态品貌”和“文化品味”提升行动的具体举措,又彰显了金牛人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的情怀担当。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中开园的沙河源公园,是今年以来,金牛区继新金牛公园、府河摄影公园之后主导建成开园的第三座城市公园,支撑起区域三级绿道核心骨架,城北公园绿态雏形初现。
俯瞰沙河源公园
“沙河源是成都市主要的饮用水来源,沙河源公园旧址是成都历史上的水运枢纽。”据金牛城投集团副总经理赵斌介绍,金牛区沙河源公园及宜居水岸工程项目位于原大西南建材城原址,其中沙河源公园占地面积约150亩,项目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于2019年6月竣工投用。其绿道是锦江绿道的核心驿站。新建成的沙河源公园,以尊重生态和文化遗产为原则,以木材文化为主题。
在文化上,设计提炼出公园内极具特色的“水木华年”、“木排水忆”、“花林漫径”、“云汀渡桥”、“高台晚霞”、“水杉长堤”、“临潭赏鱼”、“花雨春晓”、“思源湖”等景观,展现公园四季的不同风貌,反映项目所在地的文化记忆。
在形态上,设计根据项目周边环境,打造山水格局,以开阔的大水面与大草坪形成对话,利用局部地形的处理,使整个空间开合有序,丰富多变,在保证视线通透的前提下,创造移步一景的空间体验。
市民正在沙河源公园游玩
在生态打造上,设计在植物的选择搭配上保证四季皆景。打造樱花林、银杏林、海棠林、水杉林等不同特色组团花林;采用保留原有树木并在重要节点上选用特大乔木进行点睛,丰富林冠线;在水生植物上选择芦苇表达乡愁意境,增添诗意的氛围,同时运用生态草沟、雨水花园、湿地,生态溪流,打造完全自净的生态湖泊,打造海绵城市的示范典型。
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园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项目内规划约2700㎡管理用房、一节火车车厢及一辆移动餐车作为经营性载体,包含商业、体育、休闲娱乐等现代生活的多种业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