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绵阳讯(李灵越 记者 张宇)农业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记者从绵阳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市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加强基层设施建设、提供技术帮扶指导等举措,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截至6月底,全市农业产业扶贫成效明显,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今年年初,绵阳农业农村部门科学谋划,编制印发了《农业产业扶贫专项2019年实施方案》《2019年度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要点》等文件,打响了今年农业产业扶贫攻势“第一枪”。按照《方案》,今年以来,绵阳聚焦农业产业扶贫各项重点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贫困地区新建高标准农田15.45万亩,新增农机动力8000千瓦,新建和改造提灌站6座,新建农产品粗加工设施15座;新建或改造粮油基地10万亩、现代经作基地3.2万亩,新建或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17个,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为提高农村地区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我们在‘人’字上下足了功夫。”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持续优化驻村农技员、专家团队、农技巡回服务小组帮扶力量,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送技术等活动,开展各类专业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为贫困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帮扶指导。同时,制定出台了《绵阳市农业系统驻村农技员管理考核办法》和《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对口联系县市区脱贫攻坚工作实绩考核办法》,进一步调动了各方面人员积极性,不断夯实了精准扶贫产业基础。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农业农村部门还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产业培育、龙头引领等措施,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围绕“做大产业、做优品质、做响品牌”,努力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发挥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