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龙泉驿区出台《实施方案》 两年时间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

2019-8-19  16:13:07         稿件来源: 互联网

7月1日,成都市龙泉驿区获批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建设周期为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短短两年时间,要怎样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区?近日,记者从龙泉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龙泉驿区知识产权局)获悉,为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建设,龙泉驿区制定了《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试点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5大重点任务、14项具体措施着手,结合龙泉驿实际,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力争到2021年,成功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建设。

知识产权建设基础雄厚

龙泉驿区获批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

多年来,龙泉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服务”事业不断攀升,自2015年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先后获批为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四川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级汽车专利导航实验区。截至2018年底,全区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2825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累计达11964件,实用新型专利13110件,外观专利申请量累计达3176件;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1401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191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10130件,外观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1971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58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8件,中国驰名商标8件,地理标志2件。

正是基于龙泉驿区雄厚的知识产权建设基础,7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同意北京市延庆区等城市(城区)、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等县(市、区)、江苏省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国知发运字〔2019〕39号)文件批复,成都市龙泉驿区获批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建设周期为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

“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建设,深化知识产权创新创造和保护,是推动龙泉驿区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龙泉驿区将以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为标杆,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要求,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紧紧围绕强县工程试点区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部署落实各项举措,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加强知识产权强企工程,营造知识产权良好氛围,打造龙泉驿区优良的营商环境,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制定《实施方案》

5大任务、14项措施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

两年的建设周期,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建设工作怎样做好?知识产权工作怎样取得切实发展进步?怎样为全国各地知识产权强县建设提供“成都经验”?这些问题摆了下来,龙泉驿区立即组织调研决策,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后,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龙泉驿的实际,制定了《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试点区实施方案》,从5大重点任务、14项具体措施着手,结合龙泉实际,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据悉,这5大重点任务分别是构建知识产权强区体制机制、开展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营造知识产权发展氛围和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围绕这5大任务,方案还详细制定了14项具体措施,紧紧围绕龙泉驿区汽车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提升区域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重点,以健全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为基础,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中心,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力争在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

按照《实施方案》,到2020年,龙泉驿区年专利申请量要达到70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4000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件以上;PCT国际专利达到20件以上。商标注册量年均增长10%以上。版权(著作权)登记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民间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挖掘和利用。

“到2020年,将龙泉驿区建设成为创新活力强、转化渠道畅、社会氛围浓、保护措施实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区试点区。”这项任务虽然艰巨,但却鼓舞着龙泉驿和成都市知识产权从业者和知识产权维护者、建设者的心,最后的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李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