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电波不扰,盛会无忧——走近成都世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指挥中心

2025-8-8  15:23:27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网

2025年8月7日,成都。距离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简称“成都世运会”)开幕还有7小时,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灯光调试、彩排正酣。而三十公里外,四川省无线电办公室成都世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的屏幕上,开幕式主会场实时画面一帧一帧传来,一场“无声”的电波战役已悄然打响。

指挥中心现场

“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体育馆附近出现非法信号,频点91.0MHz,请各组启动四级应急处置预案。”调度员话音刚落,监测组、监督执法组迅速反馈:“已通知移动监测一组前出定位排查!”“请监督执法机动一组协助处置,务必迅速解决!”

这样的应急响应,是指挥中心日常工作的常态。

下午2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成都世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指导组走进指挥中心,听取了四川汇报,指导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徐波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无线电管理局,充分肯定四川省的世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筹备工作,转达了对全体参保队员的亲切慰问,并勉励全体队员继续发扬红色“无线电波卫士”精神,再接再厉、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预祝世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开幕式及全程保障任务圆满成功。

徐波听取汇报

自筹备以来,四川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全力以赴构建高效协同保障体系。借鉴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等重大赛事经验,四川成立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世运会执委会共同牵头、13个部门参与的无线电保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频率审批、监测分析、执法处置等关键任务,建立厅际协同、省市贯通的工作格局。

在此基础上,四川整合全省无线电技术资源,组建成都世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指挥中心,调集包括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重庆市等支援力量在内的技术骨干230余人,组建7个专项工作组、32个场馆保障团队、18个移动小分队,覆盖全部赛事区域,构建快速响应、扁平高效的指挥体系。

开幕式开启,指挥中心严阵以待(李洋 摄)

为确保队伍实战能力,四川多轮开展“以赛代训”,包括干扰定位、设备核验、黑广播查处等演练,参与开幕式全要素推演及“赛时一天”全流程模拟,并顺利完成火炬传递无线电保障任务,为正式开幕打下坚实基础。

在关键环节保障上,四川加快升级软硬件设施,推动频率审批、用频协调、设备检测同步进行,设置固定检测点与流动小组,在主会场、重点区域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及时排查不明信号。与此同时,开展频率台站清查治理,联合多部门打击“黑广播”,并完成无人机反制设备点位测试与检测核验,提升应对新型无线电风险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世运会开幕式现场,一支由39人组成的无线电保障队伍,配备5套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3套可搬移式无线电监测设施,各监测终端与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平台联动运行、日夜坚守,开幕式无线电保障队伍面对面服务导演、直播、安保等重要用户,为开幕式安全可控的无线电秩序保驾护航。

9122b2d268b237b8589faee3d6ee7b7c.jpg

保障团队队员手持便携式监测设备,对开幕式现场实时监测

在灯光音响控制台后方,一位无线电工程师正蹲守在设备箱旁,手持频谱监测仪,目不转睛地盯着频段波形。“一旦有波动,我们会迅速切换备频。”他说话间,眼睛始终未离开屏幕。

每一个信号点位,背后都有“人盯岗、岗盯频”。他们或许不在舞台上,却是确保台上万无一失的重要保障者。

“只要现场干净,信号稳定,那就是我们的胜利。”一位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的保障队员轻声说道,又回到了监测位上。

晚上8点,世运会开幕式正式开始。璀璨灯光亮起,火焰点燃,全场欢呼。而在指挥中心,技术人员仍紧盯波形曲线,守护着这场世界级盛会背后的“电波秩序”。

曾吉明指挥调度

“我们坚决扛起无线电安全保障的政治责任,开幕式虽已举行,但我们还将继续勇担重任,突出政治引领,紧盯关键重点环节,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举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成都世运会赛时及闭幕式各项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实现电磁环境良好可控,以‘零干扰、零失误、零瑕疵’的优异成绩打赢成都世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攻坚战。”开幕式当天,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刚亲自部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吉明坐镇指挥中心,实施指挥调度,并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组和全体保障团队一同值守至开幕式结束。

从幕后守护到技术支撑,这场电波之战,正是四川兑现“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庄严承诺的缩影,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下大型赛事运行保障能力的生动写照。

“电波不扰,盛会无忧。”这不仅是无线电团队的目标,更是他们为世界盛会所交出的完美答卷。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洋

(图片除署名外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