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董如兆 本报记者 张杨
近年来,我州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组织动员全州定点扶贫单位开展社会购买行动,拓展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组织定点扶贫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贫困地区产品。我州将消费扶贫纳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组织开展消费扶贫公益活动,引导干部群众自发购买贫困地区产品、到贫困地区旅游。中船集团对口帮扶鹤庆县,针对六合乡和西邑镇适宜发展土鸡养殖的实际,自2013年以来积极发动集团广大职工以消费扶贫的方式,每年向鹤庆县购买10万只土鸡,每只价格100元,进一步支持六合乡和西邑镇土鸡养殖业的发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每年中秋节前后,大理州人民医院发动职工购买挂钩的南涧县南涧镇复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的核桃,三年来,通过消费扶贫,购买贫困户核桃九十余吨,贫困户增收81.2万元。
用好沪滇对口帮扶机制推动消费扶贫。通过组织引导上海浦东新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受援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消费扶贫协作关系,云龙县借助上海企业的优势和实力,解决贫困村特色农产品销路问题,举办绿色食品专场发布和推荐活动,引导动员上海的关联企业共同参与消费扶贫,云龙县实现农产品外销八百多万元。2018年以来,南涧秉炎农牧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上海的销售渠道共销售无量山乌骨鸡30600只,乌骨鸡销售货值514.08万元,逐步实现无量山乌骨鸡从一家一户传统市场向走进上海的超市和餐饮企业的华丽转变。2018年以来,宾川县与上海市对接销售农产品的企业有8家,采购、销售农畜产品和手工艺品资金2768.97万元,帮助583人脱贫。
发展“电商+”模式,拓展农产品销售途径。致公党上海市徐汇区委与致公党大理州委签署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协议后,徐汇、大理两地携手漾濞县富恒乡成立了“致公爱心采买生态产品展示中心”,全国各地致公党党员通过电商的形式,向致公党大理州委挂包扶贫的漾濞县富恒乡购买漾濞核桃、土鸡和土鸡蛋,总价值32万元。宾川县平川镇得底么村建立“党支部+互联网+农户”模式,充分发挥贫困山区资源优势和挂钩联系单位云南省邮政公司的帮扶优势,由得底么党支部成立核桃营销专业合作社,支部党员带头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通过省邮政公司“优帮帮”“邮掌柜”等电商平台,积极向外输送优质农产品,宾川县深山里贫困群众的原生态山货成了“网红”,带动周边14个村开展电商扶贫。洱源县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开通了京东洱源扶贫馆、苏宁易购洱源扶贫馆、乡土公社洱源电商扶贫专区等电子商务营销渠道,县级农村电商营销服务平台已累计上线特色产品300个,进驻网商、特色产品生产企业40家,2018年实现农村特色产品网络零售额2550万元,预计2019年农村特色产品网络零售额将达3500万元。
旅游消费带动贫困户增收。宾川县海稍村委会新庄村充分发挥当地优势,采取“支部+企业+村民”的合作模式,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与红色旅游示范村——红军村,成立了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公司,以“红+绿”模式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截至目前,“红军村”共接待各地游客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一千多万元,海稍村委会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庄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村民增加务工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和入股分红共计350万元,实现红色旅游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