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在郑州,燃烧的电力青春 ——国网眉山供电公司青年突击队援豫抗洪抢险掠影

2021-8-5  17:29:26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网

“笑一下,给你俩拍个合影。”“太饿了,有点笑不出来。”“你们回头看看,楼道里重新亮起暖色的灯,有小朋友跟你俩打招呼呢!”“哈哈哈……咱们的工作可太有意义了!”

照片里的年轻人就是来自国网眉山供电公司援豫抢险青年突击队的李博和金祖洋,7月28日凌晨2点,他们刚刚结束对郑州市花园街道纬五路14号院的抢修复电。连日来中原大地的高温和暴晒让他们皮肤泛出黝黑油亮的光泽,这个瞬间将会成为他们职业生涯最幸福的瞬间之一。

抢修一天终于吃上了“夜饭 牟雯雯图.jpg

抢修一天终于吃上了“夜饭” (牟雯雯 摄)

河南暴雨、郑州内涝,汛情当前,青年当先,国网眉山供电公司13名青年闻讯而动、主动请缨,组成援豫抢险青年突击队跟随大部队前往一线。8个昼夜、16件抢修任务、为4万余名受灾群众送去光明,他们成了抗洪抢险战线上一支最迅捷、最机动、最令人感动的队伍。

“为人民服务是最让我血脉喷张的事”

“这次援豫教会我很多东西,拓展了技术能力,丰富了工作经验,感受到了使命重大,为人民服务是最让我血脉喷张的事!”7月26日,在郑州市金成东苑小区,刚刚完成抢修送电的眉山公司援豫抢险青年突击队的队员李博说。

李博是去年才进公司的新员工,在眉山时主要负责11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的试验和化验,没什么经验的他这次却主动请缨来到河南。前线的困难比预想的还要多,居民区受灾严重,抢险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抢修10千伏配网线路和配电设备,尽快恢复停电小区供电,这些都是李博不曾实践过的领域,一开始他被安排负责对现场设备进行清淤和对电缆进行摇绝缘做试验,但面对前线实际情况,人的力量会被最大化的激发,李博必须按照灾区需要快速学习,短短几天的历练,李博不仅掌握了电缆头制作工艺,还能对配网环网柜进行简单的检查和检修。

工作现场 牟雯雯摄影.jpg

工作现场 (牟雯雯 摄)

这天,眉山公司应急抢险队刚一走进金成东苑小区,群众便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上来询问着来电的时间,期盼的眼神让队员们只想更快检修,让小区居民早点用上电。快速判断故障点后,根据分工,青年突击队员们立即展开工作,安装箱变、敷设电缆、做电缆头等,队员们相互配合默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经过小组之间高效配合,高压清洗、烘干、试验、消缺等各项工作在抢险组突击队的“兵团作战”下逐项攻破。

眼看送电成功,小区群众纷纷为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鼓起掌来,“没想到能这么快来电了,再不洗澡真要成‘泥人’了!”金成东苑小区14栋一单元住户冯亚楠开心的赶紧往家跑。

李博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极了。”

“这硬骨头再难也要‘啃’下来”

“一、二、三!起!一、二、三,起!……”7月28日,郑州市中牟县富康嘉苑小区开闭所抢修现场,十几名眉山公司青年突击队队员与其他抢险队员正咬着牙、憋着气、喊着整齐的口号向上搬抬6000多斤的电缆,汗水早已浸透厚实的应急服,双脚早已踩满泥水,眼里虽然布满红血丝却透出异常的坚毅,这是援豫应急抢险青年突击队的一个工作缩影,青年突击队队长张庸是一名90后,这几天的经历和见证让这位高大的男生几度哽咽。

7月28日,按照临时党支部统一部署,张庸的小组负责富康嘉苑小区配电房的抢修任务。暴雨刚过,气温居高不下,张庸看着蒸笼一样的地下室,做好防护措施后首当其冲走了进去,仔细巡视和试验后队员们发现低压配电设备被淹严重,8台变压器高压电缆故障,110千伏前程变电站到开闭所的电缆出现故障。想到富康嘉苑属于老旧小区,2000余户居民已经停电8天,张庸和队员们不敢耽误,立即开始了工作,有条不紊的擦拭、烘干低压配点设备;协调更换抢险材料和变压器高压电缆;与其他小组配合组织电缆沟开挖、电缆敷设、电缆终端制作及电缆接入……

工作现场 牟雯雯图.jpg

工作现场 (牟雯雯 摄)

闷热好似蒸笼的地下室里,一阵阵腐臭熏得年轻的队员们睁不开眼睛,酷暑高温腾得他们汗水肆流,流进眼睛也顾不上擦拭,甩甩头就分秒必争的继续进行抢修。“再坚持一下,离胜利又近了一步!”“每上去一分钟,这里的居民就晚一分钟才能用上电。”队员们相互鼓励着。最终,在三个小分队的协同配合和快速抢修下,富康嘉苑的住宿楼灯光逐渐亮起,队员们用沾满泥土的袖子抹一把脸欣慰地说“值了”。

送电完成后队员们都在一旁休息,有个当地小孩跑过来,手里提着两双新鞋,看着张庸说:“哥哥,看你们的鞋都湿透了,妈妈让我买了两双新的,不知道尺码,一双41、一双42,请你们赶紧换上吧。谢谢哥哥!”在郑州支援的这几天,张庸见过很多次来自群众的关心,亲手制作的盒饭、专门送来的水、怎么推辞也推不掉的水果……这些都代表着群众对援豫突击队的信任,代表着他们工作的意义。于是这一次他破防了:“就为了这真诚的托付,骨头再硬也要‘啃’下来!”

“青春不用来燃烧那有什么意思”

“这是我第一次出省抢险,浑身都是劲儿!河南人民正等着我们,哪有理由不战斗?”青年突击队员张平说。烈日下,橙色的工作服紧紧黏在他身上。

7月26日,眉山公司接到郑州市中原区陇海路的抢修任务,张平负责在环网柜基坑中进行电缆头制作安装。

中原区是郑州市最早的建成区之一,也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陇海路的情况惊呆了刚刚抵达的队员们,“虽然大部分街道已经清理干净了,但是居民区还是有很多积水,住户在奋力向外清扫,到处都弥漫着腐臭味。”张平看到这个情况更加感受到复电刻不容缓。完成基坑气体监测后,张平戴上口罩,用湿毛巾蒙住口鼻,果断淌着没过膝盖的积水走进了密不透风的环网柜基坑。

商讨抢修方案 牟雯雯图.jpg

商讨抢修方案( 牟雯雯 摄)

环网柜接线复杂,且河南电网和四川电网的接线方式有所不同,队员们在基坑里一边研究一边加快操作。艰苦的环境里听不到队员们的一句抱怨,大家聚精会神的专注手下的工作。两个小时后工作完成,大家依次爬出基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张平做完收尾工作,最后一个爬出基坑,一出来便靠在高架桥墩上睡着了。

2009年进入眉山公司的张平,凭借骨子里迎难而上、刻苦钻研的狼性,成为了配网专业扛鼎挑梁的业务骨干。从业12年,他一直奋斗在电力生产一线,把汗水洒在每个现场,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虽然参加过多次抢险任务,但郑州抢险条件之艰苦还是让张平久久难忘:每天一两点才能休息,早上六七点就要外出,多日高负荷抢险,队员们个个眼圈发黑、四肢酸痛,可张平却掷地有声:“祖国需要我们,郑州人民需要我们,青春不用来燃烧有什么意思?“

7月31日下午3点,国网眉山供电公司援豫抢险救援队圆满完成援豫抗洪抢险任务,平安归来。

灾难面前,总有人毅然前行,紧要关头,总有人拼命奋斗,在河南的日子里,这支青年突击队听过号子声、听过哭声、听过掌声,也听过心声,感受过压力、更感受过奋斗的意义。河南人民的鼓励给他们带来力量,河南人民的认可为他们罩上荣光,经过淬炼的青年突击队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出征时的铮铮誓言:“川豫携手,共克时艰!”

(王玉桃 司帅帅 龚瑞 四川经济网记者 常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