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花园江安村:村子美 村民笑 生活更好了

2019-6-11  14:07:52         稿件来源: 郫都区人民政府

花园江安村:村子美 村民笑 生活更好了

初夏时节,走进花园街道江安村,草木繁盛、鸟语花香,错落有致的川西民居沿着弯曲的渠道分布在两边,渠水潺潺,绿树幽幽,知了在树上不停的“讲述”着这里千百年的故事……处处呈现出环境优美、村风淳朴、产业发展的乡村新画卷。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江安村大力弘扬和挖掘传统古蜀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以农旅一体化、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
记者 邓虹
文化墙绘“扮靓”美丽乡村
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鲜花簇拥的院子、从家门口铺至公路的石板小路、郁郁葱葱的小竹林,墙面绘制弘扬古蜀文明的壁画……走进江安村廖家院子,村民自家川西林盘院落的院墙上,一幅幅巨大的彩色古蜀文化绘画便映入眼帘。望帝化鹃、鳖灵治水、柏灌凯旋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古蜀神话民俗故事、川西近现代典故画面跃然眼前,融川西民居风格与传统古蜀文化为一体,为庭院增添一抹靓丽色彩。
墙绘在民居农舍上,让川西民居更显特色,受到当地群众喜爱,吸引众多的游客驻足。记者看到,在村内,绘制着多达2000平方米的文化墙,不仅美化村庄环境,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养。“如今,看到院子打造得这么整洁、漂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心情也舒畅,其他院子的人都很羡慕我们呢。”提起院落变化,村民们津津乐道。
近年来,随着墙绘的兴起,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乡村的围墙、楼房纷纷穿上漂亮的“新衣”。江安村的墙绘为乡村换上了漂亮的“妆容”,让村落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展示了文明、美丽的新农村面貌。
“既是宣传阵地,也是一道风景。2017年,江安村通过和西南民族学院的校地合作,进行了古蜀文化的墙绘,将整个郫都文化展示出来,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发展民宿乡村游打下坚实的基础。”江安村党委副书记刘亚琦介绍道,2018年该村引入社工机构,在院落内设立“荧火虫”公益超市、林盘书吧、农民夜校教学点等,以参加公益劳动累积积分,再以积分换取相就奖品模式,激发群众积极参与公益、热爱公益的热情。同时成立院落委员会,选出院落长,认领环境保护责任区,每月进行三次卫生文明评比,月底评出2户示范户进行表彰,用实际行动践行共商、共建、共享。
微景观旅游乡村环线
串起百姓美好生活
焕然一新的不只是村容风貌,还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村域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江安村坚持一三产业互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创产业,将江安村建成乡村度假目的地。
江安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全村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0%以上,由于近年花卉苗木市场比较疲软,村民收入受到了很大影响,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为了形成传统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格局,江安村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村里的院落、人文、生态农业等现有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微景观旅游乡村环线。”据介绍,微景观旅游小环线串联起了古蜀文化墙、绿道、生态湿地、林盘院落等。目前,近20公里的江安村微景观旅游小环线已全面完成,并形成接待能力,开始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促进百姓增收。
骑游该环线,可谓一步一景。特别是在江安河畔,河畔两岸大树蔽日,江安河水碧绿清凉,就算是酷热的季节,这里也是凉风阵阵,好不惬意!
据悉,目前,该村引导群众种植彩叶苗木,打造大地景观500余亩,成片、成林、成景,发展乡村旅游,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同时,已与成都万禾嘉宜企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在11社何家院落打造园艺康养项目。下一步,该村将积极对接郫都民俗博物馆,争取项目落户。同时,深化“荧火虫公益行动”,扎实推进社区治理工作。
“在乡村振兴路上我们将继续推动农村改革再深入,通过改革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促进乡村业态融合,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江安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