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韭海波涛寻香处 大美田园入画来——安德街道广福村打造乡村振兴博览园精品环线大美田园景观
美田弥望、蓝绿相见、水系环绕,这是郫都区描绘的未来乡村景象。日前,郫都区为此而实施的乡村振兴博览园精品环线大美田园景观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并且成效初显。
安德街道广福村就是环线大美田园景观节点之一,近日,记者乘车驶至该村黄广路段时,眼前大片的韭菜随风掀起层层绿色波浪,远处别致的农家小院、水车镶嵌其间,构成了一幅大美田园风光图,在充满淡淡韭香的空气中,唯有惬意安然。
记者 蔡延
风光美:观赏乡村田园风光
安德街道广福村主要发展韭菜(黄)种植及关联产业,是成都“菜篮子”基地,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规模化、成片的韭菜(黄)种植自然呈现出的大田景观,被列为乡村振兴博览园精品环线大美田园景观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区农业农村林业局农村中心主任赵典良介绍,今年3月底启动了广福村大美田园景观项目建设,包括湿地景观、林盘打造、绿道建设、渠系整治等多个内容,全面打造广福村黄广路沿线片区。目前正由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牵头实施2000亩的韭菜(黄)基地基础设施改造,已完成湿地引水造景、八斗水车造型、田型调整、沟渠清淤、道路扩建等工作。
走上已完工的观景台,记者看到,茂密的韭菜随着绿道延展至天际,韭菜地里几个村民头戴斗笠挥舞着锄具,不时传来的谈笑声,与旁边潺潺流过的油子河水声,共同汇成一曲“乡村美”。
文化美:品味乡村本土文化
同步进行的还有林盘修复工程,广福村党总支书记汪生富告诉记者,当前正在对余家院子进行修复和改造,在“大美田园”中植入乡土文化。
“这个棚叫久福廊棚,形状是一个‘久’字。”在余家院子大门口,汪生富指着廊棚介绍,这是广福村景点的标志性建筑,“久”取“韭”的谐音,有“长长久久”的韭菜文化之意。走进院子,随即看到的是一栋栋现代别墅,绕过别墅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晚清房屋和一个80年代的村民自建房,三间房屋展现了广福村清代、上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三个不同时代川西民居的历史变迁。
记者了解到,广福村后续还将引入可食可景盆栽韭菜、特色餐饮等项目,并深度挖掘院落孔明衣冠冢三国文化,着力将余家院子打造为集川西民居、特色餐饮、韭菜盆景、三国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川西林盘院落。
产业美:推动乡村三产融合
“以后大家可以来广福村看‘韭海波涛’,吃韭菜宴、韭黄美食。”对广福村的发展,汪生富早已绘好蓝图,“实现韭菜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汪生富表示,将进一步打通韭菜(黄)全产业链,形成“一链三融”的产业格局,依托“大美田园”,大力发展以农业观光、特色餐饮为主的乡村旅游,用韭菜(黄)招八方来客。
据了解,广福村已成立了韭黄合作社,共享种植技术、物资和销售渠道,并引进企业润禾家园,延长产业链,精深加工韭菜(黄),开发了韭菜酒、韭菜面等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带动每亩韭菜增收2000元以上,全村每年增收200多万元。当前,该村正在打造全国首个韭菜现代化加工基地、互联网销售平台,推动韭菜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