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讯 (记者 梁鹏)10月9日上午10点,乐山市犍为县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建设现场,随着卡车依次将车上载着的石块、钢筋笼投入十余米长的“龙口”,“龙口”逐渐变小并合龙,岷江犍为航电枢纽三期围堰截流圆满成功。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三期围堰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成败,对于实现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年底“蓄水、通航、发电”三大目标,确保2020年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截流现场
岷江,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支流,向内连接成都平原、川南等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向外经长江沟通海洋,是深入我省成都经济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四川重大装备运输的唯一水上通道。岷江(乐山~宜宾段)162公里航道是《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中的高等级航道之一,也是我省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纲要》的重点项目之一。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建设任务规划老木孔、东风岩、犍为、龙溪口四级航电枢纽渠化81公里航道,整治龙溪口至合江门81公里航道和建设乐山港等6个项目,总估算投资485亿元。
截流现场
犍为航电枢纽是岷江乐山至宜宾段162公里自上而下第三个梯级,也是最早启动实施的梯级,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工程概算总投资104.24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约72%,形象进度完成约75%。2019年9月20日,三期围堰正式开始戗堤填筑,10月9日,三期围堰截流左岸10孔泄洪闸,封闭临时航道,抬高上游水位后保证右岸船闸通航。三期围堰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成败,对于实现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年底“蓄水、通航、发电”三大目标,确保2020年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一步,犍为枢纽将于11月5日开始蓄水至通航水位高程326米,保证右岸船闸通航。同时,同步开展右岸船闸通航验收、大坝安全鉴定、蓄水验收及首台机组发电验收等工作。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建成后,预计2030年通过枢纽的过坝运量将达到1146万吨、2040年达到1694万吨,适应腹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据四川岷江港航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犍为分公司副总经理杜双全介绍,犍为航电枢纽大坝堤防建设首次采用了胶凝砂砾石施工工艺,其优点是造价低、耐性高、施工快速、环保,经中国大坝工程学会评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岷江港航电4个枢纽工程堤防共84公里,若都采用该工艺,可节省6亿元。”
据了解,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6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岷江(乐山~宜宾段)162公里将达到3级航道,全年通行1000吨级船舶,预测到2030年全江货运量将达到1860万吨,较2005年提升60倍,2040年达到2880万吨,对我省构建畅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利用水资源,保障大件运输,推动沿江优势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力支撑我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和交通强省战略的实施。
(图片由省交通运输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