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山海的邀约,全国各地千余高校大学生、青创客、农创客、乡村主理人等青年齐聚盐边;
一次扎根大地的实践,青年入乡、以赛为媒,通过“乡村命题创作”,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让青春智慧绽放光芒;
一次助力共同富裕的探索,搭建青年创新创业舞台,让青年赋能乡村、创新驱动共富,打造青年助力共同富裕的“盐边样本”。
8月15日,“2025盐边青年乡创活动周、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盐边专项训练营”启幕,1000余名怀揣梦想的天之骄子、青年才俊齐聚盐边,奔赴这场专门为青年打造的“乡创盛宴”,掀起一股“青年,到盐边去!”的热潮。
2025盐边青年乡创活动周、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盐边专项训练营活动现场
以赛聚才 智汇盐边
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先后在江苏省、河南省、浙江省等多地办过专项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专项赛,由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盐边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今年,该赛事首次走进四川攀西地区,落地盐边。
本次盐边专项赛以“共富先行”为主题,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104所高校509支团队报名,最终80支团队脱颖而出并正式立项,他们将在盐边乡村围绕空间改造、产业升级、文旅策划、非遗创新等,递交符合盐边实际的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答卷。
大赛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所长王东辉点评,通过以赛聚才,进而实现以赛育才、以赛留才,引导大学师生走进盐边乡村,培育和落地一批优秀产业项目。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梁范栋表示,大赛坚持“乡村出题、高校答题、真题真做、成果落地”模式,鼓励青年学子勇担“生态价值解码者”“绿色路径开拓者”“生态屏障守护者”三重使命,将青春智慧融入盐边发展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以赛聚才,不止于赛。活动中,盐边与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都大学、云南工商学院、攀枝花学院签约高校实践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盐边与高校青年资源链接。
首批青年主理人入驻签约
创新创业 活力迸发
“在彝绣的一针一线里,藏着我们的根,得让年轻人看得见。”来自北京大学的张祖鑫分享了团队参赛作品《绣匣·万象》盲盒计划,团队通过思维和设计创新,将联合村红彝彝绣与年轻人追捧的盲盒玩法相结合,打造具有边特色的非遗潮创。
活动现场,一批充满活力的新业态项目集中亮相。红格太阳湖的“爱萌星球—国际宠物友好公园”,将是国内首个全场景沉浸式宠物友好直播基地,融合夜间动物园、可食花园、宠物沙龙等多元体验。
类似的新业态项目,盐边已经招引孵化了超过10种,主要包括:无中生有、突出“创新+”项目,盐边签约了果渣再利用项目、AR项目等,为地方产业注入新活力;点石成金、主打“体验+”项目,涉及农房盘活类、新型文旅类等,如专注于AI赋能和社群共创的数字俱乐部,将在盐边打造一个集课程培训、内容变现、短租服务和社群活动于一体的数字游民成长平台;老树新枝,点亮“科技+”项目,利用智慧方舱种出的菌菇,可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种植周期缩短至15天内。
鲊石村蝴蝶兰植物园、新民村芋见张宜花园、和爱村红梨产业园、昔格达村田园综合体、联合村蔬菜大联合……从红格阳光谷创富业态导图上清晰可见,盐边罗列了40余个创新、创业、创富的新业态、新场景,构建起一幅舞台宽敞、空间广阔的“青年—产业—共富”青年入乡模式图。
“四乡五里・智汇盐边”青年入乡行动启动
政策护航 暖心服务
政策护航、服务暖心,是干事创业的坚实后盾。本次活动盐边正式推出“四乡五里·智汇盐边”人才品牌。
“四乡五里”即:唤醒“原乡人”安居乐业,唤来“新乡人”创新创业,唤回“归乡人”投资兴业,唤起“云乡人”寄托乡情。明确打造“梦想在这里、际遇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幸福在这里、乡愁在这里”的人才栖息地。
盐边还现场发布了《盐边县支持青年入乡十条措施》,打出“真金白银+贴心服务”组合拳,助力招才引智和青年创新创业。
安居有保障:在盐边购买首套住房的一至七类人才及优秀人才,可获1万—60万元的安家补助;600套人才公寓“拎包入住”,硕士、博士可申请入住3年或申领租金补贴。
发展有支持:硕士、博士到中小微或钒钛领域企业就业,可享300元/月、1000元/月生活补贴(为期2年);服务满5年的全日制硕博,可获2万、3万元学费奖励;在职提升学历(硕博),奖励0.5万—1万元,并报销60%学费;新获得一至五类人才荣誉称号、奖项的各类人才,最高奖励100万元。
创业有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实体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可获5000元补贴,运营18个月以上再享最高1万元补贴;回乡创业新建或改造乡村民宿,最高享受补助50万元,对评定等级的民宿给予10万—50万元一次性奖励。
以本次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盐边专项为例,项目资助最高可获100万元。
盐边发放青年入乡发展卡
与此同时,盐边还不断优化人才服务,打造集交流互动、创业孵化、生活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大笮雄鹰”人才之家,提供“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在住房安居、教育医疗、家属随迁等具体问题上给予政策支持,为人才办理“天府英才卡”;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切实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才华变现”的实践场、“梦想落地”的孵化园,挥洒青春智慧、成就精彩自我,青年,到盐边去!
(四川经济网记者 徐杨)
(图片由盐边融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