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水奔流不息,宛如中华民族血脉绵延不绝;背峰山巍然耸立,恰似15.3万峨边各族儿女同心共筑的精神高地。在这里,一座以“团结、进步、同心、向上”为精神内核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应运而生,也正是峨边以“亮山、亮水、亮街、亮文化、亮和谐”为实践脉络,书写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篇章。
背峰山
亮背峰山:荒山蜕变为民族精神图腾
背峰山屹立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城北,山间一幅幅“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标语映入眼帘,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5123级石阶串联起平台广场、15座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为主题的烽火景观亭、栈道和观景平台,展现彝族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作为峨边各族儿女携手共建家园的生动见证,背峰山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民族和谐与共同繁荣的象征。
大渡河
亮大渡河:河畔流光溢彩照见团结盛景
大渡河,源自巴颜喀拉山,也以“佳支依达”(彝语“丝绸之河”)之名,流经峨边段68公里,形成300米宽的平静水面,碧波映照苍山,宛如美神甘嫫阿妞般端庄多姿,展现出柔情秀美的一面。大渡河畔的铜河路实现从“城之背面”到“城之脸面”的华丽转身。夜幕降临后,灯光与波光交相辉映,各族群众携手漫步河岸,广场舞者翩跹起舞,太极拳爱好者凝神运气,孩童嬉笑玩耍。烧烤店、火锅店飘散着彝汉美食的香气,人们把酒言欢、畅叙情谊,呈现出一幅多民族交融的和谐盛景。
背街小巷
亮背街小巷:小巷深处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甄选联通县城的大坪二巷、向阳巷等8条背街小巷,在保留传统青石板路面和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巷口艺术空间打造、文艺景墙设计、巷内老旧建筑立面改造提升、绿化景观打造等,全面提升街巷品质,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升让城市的“里子”焕发新生,峨边小巷已成为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的民生工程。华灯初上时,市民游客穿梭于青石板路,在流光溢彩中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氛围中休憩交流,这些街巷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成为连接各族群众情感、凝聚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共同追求。
“记忆峨边”历史文化街区
亮历史文化:历史长廊串联民族记忆
漫步在“记忆峨边”历史文化街区,六幅主题景观墙如时光长廊,从“远古呼唤”到“奔向小康”,一步一岁月,一景一深情。墙体之间,支格阿鲁射日的豪迈、甘嫫阿妞忠贞的传说、彝汉携手奋进的历程,在移步换景间,渐次展开——这些熟悉场景重现了峨边人民共同的生活记忆。山在远处连绵,水在近处低语,乡愁萦绕每寸街巷。沉浸演出动人心魄,文化认同于此生根。这不仅是一条街,更是一座情感桥梁,承载脱贫振兴的拼搏足迹,传递“一步跨千年”的壮丽诗篇,激发感恩励志、走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沿街主题文化标语
亮民族和谐:各民族相融共筑中国梦
峨边的蓬勃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之路,更离不开彝汉各族儿女同心同德、携手奋斗。从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到持续提升的民生福祉,从多元文化的交融互鉴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处处彰显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之力。这座既洋溢青春活力又承载历史底蕴的小城,正见证着各族同胞共同执笔书写“一步跨千年,同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灯火流转之间,峨边以扎实的实践诠释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内涵——
亮山,彰显的是各族儿女的奋斗精神;亮水,体现的是包容开放的民族气度;亮街,呈现的是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亮文化,展现的是多元一体的文明特质;而亮和谐,奏响的正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强音。
(刷认阿发 耍惹小付 秋石/文 王永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