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的农行很不错,几天前,我忘了社保卡密码,蒋主任带着人,还跑到家里来服务。”立冬前的风,让位于大巴山南麓,达州市开江县甘棠镇玉河桥村的村民感知到阵阵寒意,因怕冷,老年人们已穿上了厚衣服。居住在该村10组、年过80岁、腿脚行动不便的陈云兰老人,心里却暖洋洋的,在自家客厅里,正津津有味地向本村喜爱“抱团取暖”的五位老年人,聊他最近遇到的一个暖心故事。

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最近因家里需要用钱,就叫闺女去甘棠镇的农业银行网点代取一笔养老金。”陈云兰说道,因年事已高,记错了密码,他的闺女陈昌容到银行后,试了好几次都不正确,银行卡还被系统“锁了”。正当陈昌容感到无助时,农业银行的网点主任蒋坷铌来到了身边,问需要什么帮助,她只好一脸苦涩地讲出了实情。
“哦,老人家腿脚行动不方便啊。别着急,我们可以上门重置密码,解决你遇到的困难。”蒋坷铌安慰道。此时,正好是上午10点半,营业大厅有许多顾客在等着服务,蒋坷铌便提议道:“陈大姐,你先回去照顾老人,办完这批顾客的业务,我们立即就去你父亲家上门服务,重置密码。”
“这样好吗?”陈昌容觉得就这么点小事儿,让银行人跑一趟20多公里的山路,有些难为情。面对纯朴的陈昌容,蒋坷铌脸上的微笑更灿烂了,她回答:“没什么不好的,这是我们的职责。请留下联系电话和家庭详细住址,然后回家安心照顾老人家。”
“本以为,人家只是这样说说而已。”陈云兰老人向几个老人讲述道。没想到,当天下午2点半,他就听到山里响起了汽车声,闺女连忙跑出去看,发现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的主任蒋坷铌带着一个名叫蒋启亮的小伙子,真的来到了他家门外。
“一问才知道,他们12点下了班,午饭都没吃,就开着车往这里跑,担心我们等着着急。”陈云兰老人告诉乡亲们说。因为屋里光线暗淡,银行工作人员就在门口支起一张小桌子当临时“柜台”,为他办理业务:核实身份、验证委托关系、拍照留存、签署委托文件等等,不到10分钟,所有手续便办妥了。
据了解,农业银行开江甘棠支行员工翻山越岭,走了20多公里的村路,深入玉河桥村陈云兰老人家上门服务,被传为乡村美谈的小事,只是农业银行开江县支行围绕农村老年人开展“适老金融服务”的一个缩影。
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留守老人因身体状况原因,金融服务需求成为了急需社会关爱呵护的一个新话题。农业银行开江县支行以“优质金融服务由厅堂延伸至社会生产生活场景”为新理念,瞄准农村老年人这个需要重点关爱的群体,以所辖7个营网点为责任主体,组建乡村适老金融服务团队,实行分片负责制和弹性工作制,开展“跑一段山路连一片民心”的送服务下乡活动,赢得极好的口碑。
统计显示,2025年初以来,该支行针对当地农村老年人的金融需求,开展送金融服务下乡次数超过了100多次,为该县12个乡镇和1个街道社区的230多名生病、行动不便等无法到店办理业务的老人解决了金融服务需求困难,在当地树立起了金融“敬老尊老爱老为老”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