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扫除黑恶势力 守住绿水青山

2021-2-25  11:17:53         稿件来源: 昆明日报

生态环境事关群众利益,也是扫黑除恶的重点领域之一。自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排查线索、推进综合治理、健全长效机制,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零涉案 

阻断黑恶滋生土壤

“本人郑重承诺:未参与包庇、纵容黑恶势力的情形,没有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情形,没有明知有黑恶势力却不排查、不整治及失职的情形……”早在2019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的800多名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就签署扫黑除恶个人承诺书。不仅在思想上敲响警钟,也让大家明晰有可能涉及的问题,及时自查。同时,按照干管权限,对全系统开展线索摸排。

“要想生态环境领域一片‘清明’,首先我们自己人不能出问题。”市生态环境局扫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生态环境局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监管,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

今年2月1日,安宁市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林贤宝来到官渡区某加油站检查时发现,加油站的回收装置未运行,存在安全隐患,责令现场整改。工作前,林贤宝宣读了一份廉政告知书;工作后,又请监管对象在《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廉政监督卡》上签字,加油站工作人员写上了“很满意”。

这是2020年5月市生态环境局推出的新举措,用于督促局机关、各直属单位的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许可核查、生态环境监察、行政执法、环境监测过程合法合规,保障服务和监管检查对象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共发放《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廉政监督卡》1200余份,未收到关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等问题的反映。

2020年10月,市生态环境局扫黑办会同局纪委,再次对生态环境系统开展全面排查。全局无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黑涉恶和充当“保护伞”问题。

自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已先后制定13件长效机制文件,完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机制,加强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密切与司法机关公益诉讼的协作配合,开展打击危险废物涉黑涉恶行为和环境违法行为等。

其中,《环保问题举报投诉案件涉黑线索集中研判、分类办理实施方案》中明确,加强对举报投诉案件的研判工作,及时查找和发现生态环境领域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办理信访投诉转办件15978件,对投诉件进行集中研判,办结率100%,获得国家生态环境部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表彰。

零容忍

严打环境违法行为

在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化、常态化的同时,市生态环境局不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统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1年1—2月,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市开展“绿剑-2021生态环境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先后分两批进驻晋宁区、盘龙区、官渡区、经开区和空港经济区,排查环境风险隐患,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以“零容忍”态度深入整治生态环保行业领域乱象。

此次专项行动检查对象为排污单位、建设项目、危废经营单位、尾矿库及饮用水源地等。检查中突出环境执法重点,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并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冷库蔬菜废弃物污染环境、强买强卖、行业垄断等行业领域乱点乱象问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市生态环境局采用交叉检查的方式,从其他分局抽调业务骨干,选派技术专家,组成专项执法行动现场检查组,避免熟人执法,确保执法不走样。

第一批、第二批专项行动共检查675个检查对象,发现问题1254个,提出整改建议1402个,立案216件。检查中,并未发现涉黑涉恶问题。

“第三批‘绿剑行动’将于近期在西山区和五华区开展。”该负责人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通过专项执法行动,排查一批环境风险隐患,查处一批环境违法行为,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铲除黑恶犯罪滋生土壤,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昆明日报 记者唐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