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由大道出川向大道兴川跨越

2017-10-18  10:42: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交通建设成效显著。持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省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全国第二,公路、铁路、航空多管齐下,“蜀道难”变为“蜀道畅”。

交通领域投资连续五年居全国前列,进出川大通道达29条、新增12条;天府国际机场获批并开工建设,一举奠定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毗邻的7个省市除西藏、青海外均实现高速公路连通,内畅外达、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四川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按照四川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底,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8000公里,建成和在建里程将达到1万公里,新增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8条,累计建成24条,建成高速公路覆盖全省135个县,现状城镇人口10万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96%,高速公路供给能力将得到长足发展。

10月11日,今年全省第三批交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省交通厅透露,1-9月,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再破千亿,达到1089亿元,同比增长12%,有力支撑服务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当前,四川交通运输系统正在大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由大道出川向大道兴川跨越,由交通大省向交通强省跨越。

“四个重大转变”

四川交通实现历史性跨越

十八大以来,四川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四个重大转变”。创造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发展成效最佳的时期,多项指标全国领先,实现了“蜀道难”变“蜀道通”到“蜀道畅”的历史性跨越。

一是基础设施由“补欠账”到“促发展”。记者从交通厅获悉,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2013年至2016年累计完成投资5200亿元;高速公路新建成2185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6519公里,在全国提升5个位次;新增223个乡镇通油路、1.1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建制村通畅率提高了27个百分点,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对外交通条件极大改善。

二是服务水平由“保基本”到“上档次”。全省85%的县建有二级及以上客运站,三级以上客运站全部实现联网售票。乡镇、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95%和80%。公路水路货运周转量均比“十一五”期翻了一番以上,集装箱铁水联运从无到有,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迅猛,吞吐总量是“十一五”期的7倍。高速公路ETC实现全国联网,用户数突破200万。

三是行业管理由“管理型”到“治理型”。制修订《四川省道路运输条例》《四川省高速公路条例》等法规规章7部,引领规范交通运输发展的法规制度体系加快形成。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PPP模式,以“多个积极性、多元主体、多种方式”促进交通发展。

四是发展理念由“单线条”到“复合型”。发展导向由总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提升转变。先后规划实施了干线公路联网畅通、普通国道提档升级、农村公路改善提升等专项工程,进一步调整优化路网结构。省政府先后下发了促进农村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以及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实现整体提升。运输发展由单一突进方式向更加注重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

畅通安全高效

进出川大通道连接内外

成渝高铁,四川首条出川高铁,也是西南地区首条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铁,在2015年底通车后,成都到重庆形成1小时经济圈。依托高铁,沿线的简阳、资阳、内江等城市谋划起新的城市建设、交通网络,高铁经济正在显现。

更多的进出川大通道在建设中。北上,西成客专广元至朝天中子段正式进入试运行;南下,成昆复线在建,成贵高铁开辟了新的高铁通道;西向,川藏铁路局部开工,成兰铁路进展顺利……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四川都形成了“双通道”乃至“多通道”的铁路大通道格局。

高速公路也有喜讯。成安渝高速9月30日全线通车,成都到重庆的高速里程缩短至两个半小时,对于促进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承接沿海经济产业输入,中转东部、中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起到纽带性作用。

2013年,借国家公路网调整的契机,我省提前研究、超前谋划、积极争取,让国家高速公路在我省境内规划路线由8条增加到22条,规模由3300公里增加到8000公里,新增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制定《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4—2030年)》,布局规划路线1.42万公里,规划进出川高速公路通道39个,奠定全省高速公路大发展的基础。

据《四川日报》今年5月2日报道,全省建成进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18条,毗邻7省市除西藏、青海外均有高速公路连通,其中6条是2013年后建成,为过去多年总数的1/2。

打通“现代丝路”

枢纽建设加快国际化

2016年9月,第二十二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埃塞俄比亚航空首席执行官高天德带来一份开航协议:今年5月,成都和亚的斯亚贝巴通航。从非洲大陆起飞的航班,首次降落在中国中西部地区。

今年4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10余家中央主流媒体齐聚四川,聚焦从成都开出的中欧班列。开行这些货运列车的司机,被称作“现代丝路人”。

发展的目光同时聚焦于四川,这并非巧合。

2013年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而四川,正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是内陆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依托。

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空中,国际航线越织越密。成都先后开通直飞墨尔本、法兰克福、毛里求斯等国际重磅航线,与世界五大洲都有直航,成为中国西部联通世界、对接全球的重要支点。到目前,成都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已达102条。

地面,新的“丝绸之路”从无到有。2013年,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在成都青白江首发,形成9000公里的西向物流开放大通道。新丝路旅程从20天左右逐渐缩短至15天、12天,开行频率从每周一班增至每天一班。至今年3月,蓉欧快铁已形成北、中、南三线格局,辐射欧洲各国。今年,成都开出中欧班列的目标是1000列。

国际航线纷纷开通,中欧班列开行频率不断加快,高铁经济逐渐显现,高速路网越织越密、越来越向县城“下沉”、越来越往贫困山区延伸。雅康、汶马高速的建设,让四川所有市州所在地均有高速连接;随着全省第三批交通重点项目开建后,全省高速公路通车及在建里程将近万公里。一条条“大动脉”,将各市州、各县城与进出川通道串联,源源不断输送着人流、物流、资金流。

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 川藏北线告别“鬼门关”

9月26日,随着一辆中巴车缓缓驶向洞口的彩带,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特长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正式建成通车。雀儿山隧道攻克了高原高寒地区修建隧道的多个难题,打通了几十年来川藏北线的天险瓶颈,将进一步助推藏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雀儿山位于川藏公路北线317国道、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境内,藏语叫“绒表俄扎”,意为“山鹰飞不过的山峰”。其主峰海拔6168米,每年有长达8个月的时间被积雪覆盖,山高路险、高寒缺氧,被称作“川藏第一险”。

雀儿山公路是国道317线在四川境内最高的一段。甘孜州交通运输局局长王强介绍,雀儿山隧道全长12.995公里,其中隧道7.079公里,隧道两端引道长5.916公里,隧道净宽9米,净高5米,双向两车道,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40公里每小时,估算总投资12.83亿元,建设工期5年。

筑路者:“扎下营,要把山打通!”

空气稀薄,爬上两步就会胸闷气喘;气候寒冷,夏季穿上秋衣秋裤还是手脚冰凉;荒无人烟,周围50公里几乎看不到人……

两年前,27岁的傅明佳和8个伙伴一同从成都出发,昼夜兼行,走了快3天,终于望到了雀儿山。接下来短短40公里的盘山路,他们走了3个多小时。一边是碎石林立的峭壁,一边是触目惊心的万丈深渊。“一路提心吊胆,再困也不敢闭会儿眼。”

终于到了海拔4270米的项目部,但“没有房子、没有电,好像回到了原始状态。”傅明佳和大伙一起搭帐篷,一住就是3个月。正值夏季,大雨一下,行军床一半没在水里,鞋子成了漂浮的小船。

“苦吗?”记者问。“苦,可我不怕吃苦。”小伙子笑笑说。

33岁的赵小冬在项目部主管生产。去年9月,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由于施工任务紧,他没赶回去,受了不少埋怨。在这苦寒之地两年,他从120斤瘦到了96斤。“太苦了,但也习惯了。”他说,“就像60年前在这里修路的战士说的,‘雀儿山上扎下营,要把山打通!’”

村民:“让更多好东西运到外面去”

“得起个响亮的名字。”10月10日,甘孜州德格县柯洛洞乡独木岭村村民扎嘎正在和几个朋友商量给自己的家庭旅馆起个名字。9月底雀儿山隧道通车了,天堑变通途,扎嘎预测游客要变多了。为了赶上这个节骨眼儿开门迎客,扎嘎找了一个半人高的木板,写了“住宿”两字,做成了临时店招。

正如扎嘎所想,距离雀儿山隧道出口仅10多公里,紧邻国道317线,优越的地理位置,让扎嘎家两层楼改造而成的家庭旅馆人气火爆,这个国庆长假每天都是客满。

“每个房间定价一天180元至200元,长假这些天大概收入了3万多元。”扎嘎脸上笑开了花。

这笔钱对以往年人均收入仅有3000多元的独木岭村村民来说不可想象。雀儿山隧道的通车,给雀儿山下第一村——独木岭村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村里条件较好,房屋紧靠国道一旁的大约20户村民都在打造家庭旅馆,像扎嘎一样达到营业标准的大约已有8家。”柯洛洞乡乡长扎西伍金说。

现在,扎嘎有了新的计划,他想明年再多找几个村民做牛肉加工,“让牛肉干、药材,更多独木岭村的好东西通过雀儿山隧道运到外面去。”

数据会说话

6617公里

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617公里

4623公里

2016年末全省铁路营运里程4623公里

1515公里

2016年末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1515公里

29条

2016年末全省进出川大通道达29条

2254亿元

2013年至2016年,采用BOT等多种模式,吸引社会投资2254亿元

4000万

2015年底,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

270条

2016年底,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航线总数270条,通航城市209个,居中西部第一

1515公里

2016年底全省四级(含)以上航道达1515公里,较2012年新增500多公里

1089亿元

2017年1-9月,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达到1089亿元,同比增长12%

123公里

2017年1-9月,高速公路新建成通车4个项目;新建成通车123公里

102条

目前成都开通的国际航线达102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