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底色 逐绿前行
——2020年攀枝花东区生态环境治理成绩亮眼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2020年,攀枝花东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区未发生重大以上环境安全事件。
过去的一年,攀枝花东区区委、区政府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各部门职责,全面完成环保垂直管理改革,不断建强生态保护机制保障,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道路上,进一步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
绿水环绕东区
晒出成绩单 攀枝花东区更美丽
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攀枝花东区主要指标一升一降——攀枝花东区纳入国家考核的四十中小测点,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3%,同比上升0.5%;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8µg/m³,同比下降6.7%。
——六项污染因子有所改善。2020年,攀枝花东区空气质量六项污染因子(三个国控测点平均值)中的二氧化硫( SO₂)、二氧化氮(NO₂)、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较去年同期对比均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22.2%、7.5%、12.7%、8.6%。
——弄弄坪测点同比最好。2020年,弄弄坪测点六项污染因子较2019年同比均呈下降态势,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6%,细颗粒物的年均浓度为31ug/m³,均完成市级考核目标要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23μg/m³,较去同期对比下降45.2%,下降幅度全市第一。
过去一年,攀枝花东区水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断面水质首次达到I类,达到历史最高排名。2020年攀枝花东区纳入国家考核的倮果断面、雅砻江口断面水质首次达到I类,超标准完成目标考核要求,全国排名第13位。
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攀枝花东区境内金沙密地、金沙江高梁坪2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
不仅如此,攀枝花东区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污染地块调查顺利推进。2020年,攀枝花东区9个有主地块和41个历史遗留的无主地块全面开展土壤污染初查工作,调查数量占全市62.2%。攀枝花市东源锌业有限责任公司地块污染治理工程项目、攀枝花创新开发产业园区水气土协同预警智慧化体系建设项目两个项目纳入四川省级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
耕地安全利用水平提高。构建攀枝花市攀枝花东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共产生16个评价单元,其中,优先保护类12个,安全利用类4个,无严格管控类。
来攀游客在东区滨江大道骑行
只有进行时 全区共发力
绿色,是攀枝花东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一年来,攀枝花东区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成立以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长为双主任的攀枝花东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0年共召开3次区环委会会议,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攀东委[2020]108号),对加快攀枝花东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系统安排。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抓落实,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督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重点工作。
在压紧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方面,攀枝花东区印发了《攀枝花市东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攀东委办法[2021]3号)《攀枝花市东区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十个实施方案》(攀东府[2020]47号),明确工作目标,强化“一把手”负责制,将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纳入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考核,全面落实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把生态环保责任传递到最末梢。
为更好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服务保障作用。
攀枝花东区,积极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全力保障重点项目落地,服务攀宝钛产业园各项目以承诺制审批快速取得环评手续。2020年共协助完成审批攀枝花东区项目25个。
拓宽投融资渠道——全区梳理城镇雨污管网提质增效、攀枝花东区金沙江沿江生态屏障修复示范等50余个项目申报纳入攀枝花东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规划和长江大保护项目规划等。其中,8个项目(大气类5个,土壤类3个)进入“2020年度省级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总投资金额为3.6亿元。
优化环境执法监管——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主动到企业送政策、送技术,对企业开展培训辅导,提升企业环保守法意识。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导向,推动攀钢集团超低排放和环保设备升级改造。建立全市首个电商产业园区,引进一大批“低能耗”项目。
奥林匹克花城公园
精准治污做“加法” 守牢生态红线
过去一年,攀枝花东区蓝天保卫“提气质”,碧水保卫“强水质”,清废净土“优土质”,全区精准治污做“加法”不断融入“攀枝花东区共识”的血脉。
6项环境空气指标平均值全面达标——PM2.5指标首度改善,三个国控测点PM2.5均完成市级下达的管控指标,其中,弄弄坪测点二氧化硫(SO₂)扭转升高趋势,同比下降45.2%,下降幅度全市第一。
印发了《攀枝花东区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工作方案》(攀东府办[2020] 32号)《攀枝花东区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攀东三大战役办[2020] 14号)《攀枝花东区2020年臭氧污染防控专项行动方案》(攀东三大战役[2020] 23号),制定了《攀枝花东区空气质量保障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建立考核制度,编制大气污染源清单,强化督察检查。2020年攀钢集团投入约2.2亿元完成攀钢钒公司炼铁厂新2号烧结机烟气脱硝改造并新建焦炉煤气精脱硫装置和攀钢钒能动分公司9号、10号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均已建成投运。
近日,省财政厅下达1亿元中央资金用于攀钢集团3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占全省获得中央资金的70.3%。
2020年,攀枝花东区4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均完成提标升级改造,出厂水执行一级A标准,铺设城镇生活污水管网62公里;强力推动长江经济带排污口问题整治,5个省级反馈排污口问题点位彻底整改完成2个,采取临时措施消除污水溢流、纳入三年提质增效3个,整治完成率100%;完成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目标任务,并全面启动实施银江镇3700万农村生活污水项目,实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普及率达98.62%;高梁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全面深入推进河长制,有力促进水环境治理;在全市率先完成长江流域退捕任务。
攀枝花东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区级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实施方案,完成9个有主地块和41个无主地块调查工作,数量全市第一、占比62.2%;成功申报国家级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试点1个、四川省级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项目2个;成功争取700余万中央土壤污染专项资金;印发《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攀东环[2020] 294号)。各行业固体废物申报管理企业338家,较2019年增长22%。完成384家企业(占全市总数50%)危险废物年度申报,办结率100%。
环境优美的阿署达新村
督察整改做“减法” 生态质量更优良
2020年,攀枝花东区坚持“重点督察+专项检查”“清单+责任”“督导+督办”结合,对标补差、对症下药,稳步推进中央、省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召开专题生态环境会议15次,实地调研问题点位20余次,区级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常态化开展一线检查,推进重点难点问题整改工作。2017年至今,中央、省级环保督察督察及“回头看”和移交信访件共200个问题点位(上一轮中央、省级督察调度163个问题,近期新纳入调度37个)。
目前,全区已整改完成200个问题点位,整改完成率100%;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共移交攀枝花东区8个问题点位,已上报整改完成5个问题点位,整改完成率62%;长江经济带集中排查整治发现59个问题点位,已全部上报整改完成,整改完成率100%;重复投诉件共46项,已全部办理,完成率100%;攀枝花东区举一反三自查自纠问题共88个问题点位,均自行整改,持续巩固。
机场路盛开的蓝花楹
生态建设“乘除法” 共建绿色主城区
2020年,攀枝花东区加倍推进生态修复,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为辖区群众提供了优质生态产品,更提升了攀枝花东区城区品质,使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提升,“乘法效应”不断拓展攀枝花东区绿色空间。
——投入824万元,完成马坎森林公园补植补种项目、渡口社区森林植被恢复项目,新造林773亩。
——投入4000余万元,恢复治理矿区900余亩,治理面积和投入金额位居全市首位。投入400余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3平方公里,完成攀枝花东区硫磺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同时,攀枝花东区强力推动环保信访件办理,力寻“最大公约数”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攀枝花东区在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以及“回头看”进驻期间,共承办信访件59件,已完成59件,整改完成率100%,信访投诉人有具体联系方式的,均进行了电话回访。
近期环保类电话投诉问题778件,已办结705件,办理率为90.6%。主要涉及大气污染类投诉310件,已回复281件;噪音污染类投诉301 件,已回复274件;占道经营类投诉57件,已回复56件;餐饮油烟类投诉41件,已回复37件;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类投诉69件,已回复57件。
“攀枝花东区力量”不仅体现在治污工作的力度上,以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上,更体现在举全区之力保护群众共享生态环境权益的用心上。
(陶泓霖 赵勇 四川经济网记者 谢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