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致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重庆两江新区深入推进自贸区建设概记

2019-4-17  9:21:07         稿件来源: 企业家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建蓉

1.jpg

2019年4月8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两周年两江片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立杰出席发布会并介绍重庆自贸区两江片区整体情况。重庆保税港区集团、重庆港务物流集团、两江新区自贸办(中新办)、法制局、市场监管局、政务中心、漫客空间等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出席发布会。记者也以此为契机,从中获得了相关情况。

  十大亮点彰显发展新格局

作为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的两江片区,自挂牌以来,坚持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接点国家战略,充分发挥自贸、中新项目核心区的优势,致力把两江自贸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营商环境良好、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型开放区域。记者获悉,重庆自贸区两江片区充分利用全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中新示范项目核心区、重庆自贸区核心区三区叠加的优势,一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动自贸区发展。截至目前,两江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累计达19420户,注册资本367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占直管区比重64%,在联动统筹发展、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营商环境、提升口岸功能,构建开放通道、形成自贸业态、优化金融服务、强化国际合作等领域大胆试验。初步形成了搭建一体化的统筹机制、形成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构建便捷化的开放口岸、建设智能化的开放枢纽、联结多样化的物流通道、发展现代化的保税平台、培育特色化的开放产业、完善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力推核心化的中新项目、打造专业化的国际平台等十大亮点彰显的小区域、大开放、大发展新格局。

  内陆开放高地初具规模

“大力推进自贸区建设,是内陆地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两江新区积极推进开放通道、口岸、平台、主体、环境五位一体打造,服务好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立杰表示。

据悉,两江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在联动统筹发展、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营商环境、提升口岸功能,构建开放通道、形成自贸业态、优化金融服务、强化国际合作等领域大胆试验。近年来,两江新区着力推进果园港的枢纽建设、通道发展、口岸开放、功能完善等工作,加快形成以果园港为核心的对外开放格局。截至目前,果园港码头前沿16个5000吨级泊位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港区“前港后园”和“铁公水”联运基本实现,并形成集装箱80万TEU、件散货600万吨、滚装商品车70万辆和铁路500万吨的通过能力。

今年3月10日,陆海贸易新通道(果园港)班列正式开通运行。以此为标志,陆海贸易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重庆)等国际物流通道在两江新区果园港实现了无缝贯通,为外向型货物提供了高效率、便利化、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将大大增强两江新区对“一带一路”国家及沿线省市货源的辐射能力。

除此之外,两江新区范围内还云集了包括江北国际机场等在内的多条国际开放通道,水、铁、空、公多式联运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多式联运体系一直以来都是两江新区自贸区发力的重点。在业内人士看来,以多式联运为基础,两江新区将有条件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据介绍,两江新区将从推进建设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发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完善通道间互联互通等三个方面着手推进新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杨立杰表示,下一步,两江新区还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功能,依托中国(重庆)自贸试验区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及果园港、保税港区等重要开放平台,深入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流营商环境加速形成

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为建立完善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法律政策体系、优化自贸两江片区制度环境,建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度、优化自贸两江片区政务环境,推动多元化、国际化矛盾化解机制形成,优化自贸两江片区司法环境做了大量工作。两江新区法制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已经制定公布了53个规范性文件,以建立完善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法律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自贸两江片区的制度环境。

同时,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中心、两江国际仲裁中心等一大批国际化商事纠纷解决平台也先后在两江新区落地,法治化营商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2018年7月,两江新区正式推出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之后,企业可以自己选择名称进行查询,一些相同相近的都有限制或提示,企业不会再盲目进行申请;同时,申报人可一并提交自主申报名称和设立登记材料,简化了开办企业的流程。”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透露。

此外,两江新区政务中心加速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目前,两江新区已启动政务服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同时依托重庆市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一窗受理云”功能等,建立了统一受理平台,实现跨部门、跨领域业务受理信息互通,提高网上审批效能。

除启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外,两江新区同时全力构建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以行政审批为例,通过精简环节、压缩时限,实施互不为前置、承诺免审等措施,两江新区辖区内的一般工业项目审批时间被压缩到14个工作日以内,房地产及社会投资类项目压缩到34个工作日以内。

  自贸业态产业链不断完善

而据两江新区自贸办负责人介绍,近一年来,两江新区通过引入保税租赁飞机、扩大保税+总部贸易及转口贸易等多种方式,不断加速区内贸易形态的多样性。近日,华夏航空公司一批价值6800美元的保税航材顺利报关,进入两江新区保税港区,成为落地重庆的首票保税航材,标志着航材保税、包修业务正式落地重庆自贸试验区。

据悉按照传统的监管方式,需要先根据飞机检测情况确认所需维修航材,而航材大部分又需要从全球各地进口,造成飞机需要等航材进口后才能维修的局面,影响了飞机维修周期。现在,包修服务供应商可以先在保税港区存储相关航材,按需取用,不仅可以进一步缩短维修周期,每年还可以为企业节省数百万元的纯维修成本。

“保税+飞机租赁”是两江新区重点打造的开放业态之一。自2017年12月首架保税租赁飞机落地以来,两江新区目前已经引入了8架保税租赁飞机。此外,两江新区已经在新型贸易、加工贸易、金融开放、多式联运体系构建、国际服务配套等多方面取得了进展。

两江新区自贸区还着力优化加工贸易结构。杨立杰介绍,目前两江新区的保税维修稳步展开,整体形成了以传统笔记本电脑为基础、多种智能终端产品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

  国际合作走向深入

今年2月底,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建设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根据建设规划,该通道初期开通带宽260G,覆盖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等六大园区,主要服务对象为中新合作相关的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类企业。

“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将是一个有益的互联互通探索,将重点解决信息互联互通的问题。”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局长韩宝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是两江新区自贸区深化国际合作的一个缩影。在国际合作平台方面,随着2018年年底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中以(重庆两江)产业园的先后开园,两江新区已经先后打造了6个国际合作平台。加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的国际合作正在朝着更纵深的方向迈进。

与此同时,两江新区提出,要打造“一心、多园、三区”的国际合作空间布局,进一步加强与新加坡、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营造外资、外企、外籍人才集聚的开放新高地。

  着力强化四方面工作

杨立杰介绍,下一步,两江新区将切实做到“为好制度对接好项目,为好项目匹配好制度”,将自贸、中新一体谋划推进,进一步提升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片区建设质量,着力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通道建设。进一步发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作用,切实提升各通道在果园港的集货能力,做大做优长江水运、中欧班陆海贸易新通道在果园港贯通发运的联结点。

强化枢纽构建。推进果园港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成智慧港口,加快鱼嘴铁路站建设进度,形成水铁双枢纽无缝联动。

强化口岸打造。推动尽快获批果园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并争取设立鱼嘴铁路口岸,推进设立中新航空经转口岸,打造国际多式联运中心。

强化环境营造。持续推动自贸区相关改革试点任务,进一步推进行政改革、事中事后监管、法制建设等工作,打造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