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红原打出“组合拳”推动东西部劳务协作再提效

2018-12-13  15:45:42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

四川经济日报讯  (林丽春  记者 庄媛)“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外出务工就业机会,我现在已经非常适应这里的生活。”近日,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首次劳务输出来到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宾馆就业的23岁藏族小伙子多吉南加说起自己在永嘉县的生活,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多吉南加是通过今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专场招聘会来温州就业的。今年以来,阿坝州红原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坚持“转移一人就业,脱贫致富全家”理念,把就业作为长远的脱贫手段,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和转移就业工作,以整建制转移就业筑牢脱贫致富根基,全面助推就业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0月27日首批通过专场招聘会签订外出务工协议的24名藏族同胞顺利到达温州就业,一个月后取得了良好成效,红原温州两地反响特别好,也促成更多的红原人到东部就业。12月7日,第二批7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两地的组织下已在温州全部到岗到位。

数月来,红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前往温州就业相关工作,打出“组合拳”多举措推动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工作。红原县积极与结对县浙江省苍南、平阳、永嘉三县以及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接、沟通和协调,根据纯牧业藏区县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招聘方案,设置符合当地需求的多层次工作岗位和爱心公益岗位;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和精准劳务协作,通过群众大会宣传、农民夜校宣讲、送岗下乡入户、一对一指导等方式,举办大型和专场招聘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外出务工氛围,打开劳务输出新局面;着力搭建服务平台,在温州当地建立“红原在温就业人员服务中心” ,当地企业也为就业人员提供多种贴心服务,让红原外出就业人员在温州也有家的感觉;细化任务分解,扎实抓好落实,制定专门政策,鼓励全县广大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积极前往温州务工,确保增加经济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截至目前,红原县共举办就业扶贫活动14场,有230家浙江温州企业提供8294个就业岗位,参与群众达1700余人。走访贫困户500余家,提供政策咨询1200多人次,一对一提供职业指导160多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68人,向温州市转移就业95人,红原县本地外出就业意向直线攀升。对于一个长期以来外出务工意愿很低、全县只有4.9万人口的藏区高原牧区县来说,一次性组织7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外出务工,展现了红原就业脱贫的巨大决心。

据悉,这是红原建县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劳务输出,也是阿坝州一次性组织输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外出就业最多的一次。一方面,红原县居民以藏族居多,长期放牧生活,普通话说得也并不流利,外出务工有语言等障碍;另一方面,高原与平原地域差异大,一直以来受文化、习俗、饮食和气候等差异影响,红原当地人不太愿意外出务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努力下,红原人终于鼓足勇气,迈出了一大步,打破了“走不出去”和“怕走出去”的历史尴尬局面。

据了解,这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71人中只有5人有大学文凭,还有5位持有残疾证。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以及文化程度低等原因,他们的就业压力十分巨大。为此,温州与红原通过细致对接,提供了大量优质岗位和爱心岗位,为他们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的脱贫致富通道,帮助他们走上自食其力之路。各部门协力在全员统一培训后根据就业意愿和个人特长有针对地安排上岗,总薪资不低于每月3500元的标准。同时,本次转移的贫困户享受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促进鼓励政策,交通费、食宿费全免,实现出门务工不花一分钱。此外,温州市还积极拟定鼓励政策,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3个月以上给予一次性1500元的稳岗就业补助,之后给予500元每月的生活补助;签订1年及以上就业合同,在温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建档立卡户,可按1500元每年标准给予交通补助;依法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给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按规定享受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能够与东部地区直接建立密切的劳务协作关系,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良机。”红原县人社局局长吴本智说,“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更多更实举措,组织更多的人员到温州务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动致富的目标。”

“2018年是红原县整县脱贫摘帽年,脱贫攻坚任务非常重。就业是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子之一。红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战略机遇,认真按照浙川两地协作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就业工作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助力脱贫攻坚。”带队组织贫困人员赴温州就业的红原县委常委、副县长吕金记希望红原的牧民群众朋友珍惜机遇,快速适应,以“新温州人”的新面貌融入当地;要鼓足精气神,边学边干,用辛勤的汗水践行红原“敬、信、勤、新”的新民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