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战线上有句老话“当天有火当天灭,当天不灭三天灭,三天不灭半月灭,半月不灭靠天灭”。特别是西南地区地势差异大,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在森林火灾扑救中人员能否快速机动、物资能否及时送达一直是制约着森林火灾高效扑救的难题。复杂的地形、多变的火场小气候更是时刻威胁着救火人员的人身安危,森林火灾扑救难上加难。如何建立高效、安全的空地协同机制迫在眉睫。
机务人员保养维护直升机
与护林站研究制定灭火方案
4月1日7时30分,根据森林消防局调配,昆明航空救援支队两架直—8A型森林灭火直升机在安宁机场紧急升空,飞赴昆明禄劝翠华镇烂泥箐火场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在进行火场侦察后,机组决定采取水箱跟进洒水压制火头的战法,与地面专业力量协同实施灭火,12时18分,火势得到了有效控制。此次灭火任务共飞行7小时50分,24架次,洒水44吨。4月2日,支队再次出动两个机组飞赴云南楚雄禄丰火场实施侦查和灭火任务,机组连续飞行9小时04分,34架次,洒水68吨,有效遏制了火势蔓延,为地面森林消防队伍和林业扑火队尽早扑灭森林火灾创造了良好“战机”,赢得了宝贵时间。
研究制定跨区增援航线
返航途中,带队机长张英海接通了指挥塔台的无线电:云南腾冲、云南大理相继发生森林火灾,火势蔓延迅速,地面人员、车辆无法抵近,要求我部派出机组增援。
召开灭火作战会议
有着多年护林防火经验的特级飞行员张英海深知,连续任务飞行对机组人员来说是极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长途的跨区机动对直升机各项性能来说也是一项未知的检验,支队刚刚挂牌成立,人员配属单薄,机组还没有过跨区保障的先例,航油、航线、空域这些都是起飞的先决条件。落地后的张英海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珠,飞行头盔压在脸上的印子还像刚刚烫上去的烙铁。“有命令必须上!机组人员马上检查好直升机,其余保障要素立刻按紧急预案联系好沿途航线和活动空域,按照次日7时30分起飞准备就绪!”
侦查火场
经过一夜的休整和直升机检护,4月3日,支队两个机组分别飞赴云南保山市腾冲市曲石镇红木村火场和云南大理市祥云县下庄镇火场,在与火场联指对接受领任务后,两个机组按照预定方案进行火场勘察及水箱洒水,以空地配合的方式实施灭火救援。两架机共执行灭火任务9小时26分,18架次,洒水37吨,有力支援了地面灭火行动,初步显现了地空协同救援的巨大优势,得到了驻地党委政府和联指的一致好评。
野外取水作业
机长张英海介绍,针对不同地域,直升机洒水作业分为吊桶洒水灭火和机腹式水箱洒水灭火。“在火场初始阶段,用吊桶洒水尽量把火的态势控制下来,然后水箱洒水低高度过去全程覆盖,进一步增加灭火效果。”
腾冲火场洒水
据了解,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列装的直-8A森林灭火直升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生产,适合在高原、海洋气候条件和其它各种复杂恶劣环境下飞行,可实现野外一般场地起降,执行人员、物资的运输及搜索救援、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任务。
腾冲火场水箱精准洒水
目前该支队已经奉命执行9次森林火灾扑救和火场勘察任务,任务飞行113小时24分,410架次,洒水978吨,航程14000公里,全程安全顺利,任务完成圆满。下步,支队将继续研练高原林区灭火战法,苦练飞行技能,当好党和人民的空中守夜人。(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