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海千里海岸的东部海岸线上,“海滨鸟巢”——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夺目绽放,9栋单体,总建筑面积25.26万平方米,成功完成630样板验收,730会展区完工节点,会展综合区提前111天,登录厅提前83天,人居、交流中心提前66天完成所有单体竣工验收工作,单月完成产值破3000万元,收获业主感谢信12封。
闪亮的光环,离不开中建五局装饰公司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项目团队的艰辛付出。有一个年轻小伙子,面对项目存在的大跨度空间结构,现场高空车数量多,现场管理分散等诸多不利因素,积极落实上级决策,克服工作障碍,以较真认真的工作作风始终默默守护项目安全,确保项目最终平稳收官且无重大安全伤亡事故发生,安全月度评比在18家专业分包中获得5次安全排名第一、3次“行为安全之星班组”,并获评中建五局装饰公司“青年安全示范岗”等诸多荣誉。他就是中建五局装饰公司“优秀安全工程师”、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项目安全主管唐辽。
选择安全 让他成为自豪的人
2017年进入中建五局装饰公司,唐辽至今已经历了项目技术员、材料员、施工员、安全员、安全主管等5个岗位的历练。“宁听骂名,不听哭声。”这是唐辽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在担任安全主管的期间,他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绝不放松警惕。项目存在管理单体多且分散,高空车电焊作业频繁,安全管理人员少等不利因素,他便给各个分区的劳务安全员每人配备一个对讲机,做到随时监督及提示安全施工,确保现场设备正常安全使用。针对现场近200台高空车,从设备入场、验收、人员培训、交底等,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管控,繁忙的施工现场总能看到戴着他红色头盔忙碌的身影。针对动火作业管理,他是黑脸“包公”,除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执证外,还严格动火制度审批,做到动火人、动火部位、动火风险预判、动火防护措施不明确不审批。
细致入微 尽职履责的“实干家”
天微亮,当大部分人还沉睡在梦中时,唐辽已在施工现场主持安全早会,日复一日,见证了无数次朝阳升起。“进入工地前,请大家佩戴好自己的安全帽,穿好马甲,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好安全带,注意好四周的临边……”这是唐辽每天开安全早会都会强调的内容,为保证项目安全生产,从源头杜绝人的安全隐患,唐辽对现场600多名施工人员100%进行三级安全进场教育,严禁不符合条件的工人进场作业。
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项目现场施工约7.8万平方米,共配有高空车50余台、电箱140余个,灭火器500个,电焊机34个,瓷砖切割机1台,除湿机10台,水泵15台。虽然设备数量繁多,唐辽每天都会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所以早已了然于胸,并且能非常顺畅地说出每一个设备放置位置。动火作业、高空作业、吊装作业是每日巡查的重点,检查、整改、复查是每日巡查的必要环节,每检查出一次隐患,也许就避免了一次流血流泪的事故,只有做到腿勤、眼勤、嘴勤、手勤、心勤全面了解项目安全情况,才能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疫情防控 不留死角的“较真人”
“现在疫情还在持续,不能放松警惕,师傅们,尽管天气闷热,还是要佩戴好口罩,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他就是这样,工作中不漏过一个疑点,不放过一个死角,不疏忽一个细节,并积极联动总包、监理和施工人员在项目会展厅开展疫情防控演练,提高工友们疫情防控意识,提升应急能力,为作业人员不被感染筑起一道坚固防线。
及时收集新进场人员健康码及行程轨迹,安排每位进场作业人员测量体温,定期对生活区、办公区等进行全面的消杀,这些都是他平时疫情防控工作掠影。自项目开工至今,他的努力保障项目了零感染,顺利度过2021年春节加班节点,百余名工友一起度过了一个安全祥和的佳节。
践行“较真认真”是对生命的敬畏,保护工人生命安全,保障项目施工安全,杜绝发生安全事故,真正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筑牢企业的安全防线。唐辽将一直坚定不移地做项目安全的捍卫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工地安全生产保驾护航!(通讯员 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