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网讯(钱宇加 记者 闫新宇 文/图)今日,记者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获悉,为加快都江堰灌区无人机智能化巡检体系建设,该中心联合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历时5个多月,在全国大型灌区率先编制完成《灌区无人机智能巡检作业技术规范》并发布实施。
《灌区无人机智能巡检作业技术规范》宣贯培训班开班仪式
《规范》旨在通过统一技术标准,让无人机在河道、渡槽、隧洞等设施巡检中实现“从工具到智能终端”的跨越。《规范》共12章3个附录,覆盖无人机选型(含抗风能力、传感器配置)、航线规划(含三维路径优化)、数据采集(含影像分辨率、缺陷识别精度)、安全管控(含空域申请、应急处置)等全流程技术标准,明确河道、渠道、闸门、水库、渡槽、隧洞等6类巡检对象的差异化作业要求,细化飞行参数、影像分辨率、数据处理等核心指标,推动灌区无人机智能巡检作业更加科学规范。
据了解,下一步都江堰灌区将积极推广该规范的应用,着力构建“立体巡检+快速响应”的一体化运维模式。同时,灌区计划将无人机巡检数据全面接入智慧管理平台,实现隐患识别、任务派发、处置闭环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并探索无人机巡检与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的协同应用。
以此为基础,都江堰灌区还将积极申报四川省水利地方标准,旨在为全省乃至全国灌区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都江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