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以来,成都市成华区白莲池街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网络,建构起“一纵三横六机制”(136)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切实形成“全响应、全链条、全时段”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格局,有效解决辖区内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
1996年,白莲池街道一里塘社区居民王某与唐某某离婚,其子跟随父亲王某生活,户口随父。2008年,王某子因刑事犯罪至今在绵阳监狱服刑。2005年,王某与张某某再婚,并育一女。2009年,一里塘社区启动熊猫小镇拆迁项目,自那开始后,王某前妻唐某某与现妻张某某便因为王某名下房产的归属问题产生了矛盾纠纷。2013年8月,王某去世,双方矛盾冲突逐渐升级,多次上省、市区上访,2018年末至2019年初,甚至多次发生肢体冲突事件,引发居民瞩目议论,成为社区舆情热点。此后,白莲池街道进行了高效、公正、专业的调解工作,圆满化解了这起矛盾纠纷。目前,通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开展,提升了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水平,在辖区内营造出良好的良好法律氛围。

在处理上述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实现矛盾纠纷多元调解。2019年2月,白莲池司法所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介入,担当沟通的“中间人”。在确实把握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尊重当事人权利三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由白莲池街道办事处牵头,迅速建立起白莲池司法所、街道法律顾问、街道人民调解员、城建办、白莲池派出所、一里塘社区及院落调解员等多元组合的矛盾纠纷调解小组对双方矛盾纠纷进行调解。
尊重事实,在底数清、情况明基础上寻抓手
为使矛盾纠纷化解取得实效,矛盾纠纷调解小组成员深入社区,多方走访、调查取证、询问邻居,并依靠院落调解员了解纠纷缘由,从矛盾点着手,弄清了矛盾双方产生纠纷的背景。经过调查,发现此案矛盾纠纷积案长达8年之久,又因王某子是在监服刑人员,属于特殊人群,无法直接到场调解。三套房产、两任妻子、两个子女复杂的家庭关系,给此案的调解增添了极大的难度。同时,依法说理,理顺这个复杂家庭成员的情感纽带,也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抓手。

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专业协调很重要。考虑到双方关系恶劣,各执己见,调解小组分为街道、律师与社区、派出所两队,分头出击。采用“背靠背”调解法,以个别谈话的形式,分别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诉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律师运用法律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为后期面对面调解做好铺垫。在化解过程中,调解小组发现双方当事人均想要套二房屋,张某某担心以后王某子房屋卖掉或私自抵押会与自己及女儿有关,并对领取过渡费费用问题僵持不下矛盾关节点。针对这一状况,调解员不耐其烦地从情、理、法等多方面开展调解工作,将情与法合理交融,设身处地为双方着想,通过循序渐进、对症下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化解矛盾纠纷。经过司法所、派出所、一里塘社区以及律师多部门的联动调处下,双方同意平静友好地坐在一起“面对面”接受调解。矛盾对抗状况得到极大缓和。
初调告捷,调解小组再就双方争议焦点逐一攻坚,先后共组织了四次大调解协调会,理清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初步达成了平衡双方利益的调解方案。调解过程中,由记录员认真做好调查记录、调解记录及拍照留证。

为把调解方案落到实处,考虑到当事人张某某腿脚不便,唐某某住在双流来返司法所也不容易,调解小组没有再让当事人往来奔波,而是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调解小组成员在调解期间多次驾车送双方当事人至青龙法庭、法律援助中心以及成华区人民法院,陪同处理各项事宜。为保障服刑中的王某子合法知情权、继承权,司法所为当事人王某子申请了法律援助,还组织当事人双方、公证员、社区一同前往绵阳监狱征求王某子意见,并办理了相关公证委托事宜,街道提供了来返监狱的租车费与餐食费。

在长达近半年的矛盾纠纷化解之中,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小组数次组织双方调解,通过多方协调,最大限度地从当事人双方有利的角度并维护各自最大利益方面的考虑,不断调整协议方案。矛盾双方也在调解过程中不断知晓相关法律法规,感知调解员的真诚服务。2019年7月23日,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签订了《调解协议书》。王某名下三套房屋全部分配完毕,其中套二归王某子所有,套一、套三归张某某、王某女母女所有,过渡费事项全部处理完毕,待王某子出狱后,自行申请从张某某户籍中移出。期间,司法所也组织双方当事人一同前往成华区人民法院办理司法确认相关事项,于7月29日通过了司法确认,提升了法律的公信力以及居民协议调解的法律执行力,同时也给双方如同吃下了定心丸。

回顾反思整个矛盾纠纷化解过程,白莲池街道一是指导思想明确。始终坚持法治思维,对标社会治理现代化、精细化,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实现矛盾化解不出街道;二是多元化解举措切实有力。聚合多方专业资源,多层次相互协调。以法律法规宣讲、法律援助、办理公证、司法确认等多种举措,组织双方调解,凸显公正,保障双方合法利益,促进矛盾纠纷化解;三是注重以真情化人心。为在监服刑人员王某子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其合法继承权、知情权,使之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期望;为腿脚不便的张某某和家住较远的唐某某安排车辆接送,往来法院、调解场所等;站在当事人利益的立场,尊重当事人意愿,反复调整协议方案。多元与真情使当事双方知法规,感情怀,促进了矛盾纠纷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