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将时间倒回到29年前。
1988年初秋的青白江畔,丹桂飘香。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刚刚年满21岁的裴安斌从四川江油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来到铁道部成都桥梁厂(中铁八局桥梁公司前身)工作,在这个始建于1966年的铁路专业桥梁工厂里,他开始了从一名普通工人到高级技师的奋斗历程。
或许是从小受到父亲和这个工人家庭的影响,裴安斌从参加工作之日起就以刻骨钻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自己。在他看来,工匠精神有两种。一种是创新发明开拓,攻克非凡的难题;另一种是始终如一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每一天,工作了29年、已获得“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的裴安斌,都在踏踏实实地做着这两件事。
“入了党,就要发挥更大作用”
1988年初入职场,裴安斌看到公司在电工技术和机械动力等方面人才缺乏,便暗自将其作为自己的攻克方向。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了《脉冲与数字电路》《电机学》《电路分析》《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液压动力控制系统》等20余本教材,使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迅速提高,逐渐成为企业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个人先后多次获得中铁八局集团劳模、金牌职工和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
1995年,工作了7年的裴安斌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当时工作条件艰苦,我就想好好干活,因为我的家庭已经与这个厂血浓于水,而加入党组织,就要发挥更大作用。”
成为党员,裴安斌更加不讲条件地带头干活。凭借着个人多年摸爬滚打练就的技能技艺,裴安斌在设备改造方面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共为青藏铁路、武广客专、哈大客专等多条铁路建设制造、改造、安装、维修各种型号搅拌站23套,通过改进和技术创新,提高了其称量的精度,确保了产品质量,为公司创造设备制造产值3000余万元,累计节约资金1200余万元。他还对公司轨枕静载试验机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由最初的仿制单板机线路板到全部使用PLC、触摸屏编程,后陆续推广到公司其他轨枕生产项目,节约委外改造、维修费用120余万元。其改造的搅拌站设备和轨枕生产线,有力促进了公司的业务发展,期间共为祖国铁路建设生产各类桥梁两万余榀(孔),生产各类轨枕70余万根,生产各类高铁轨道板10余万块,打造了中铁八局桥梁公司这支从成都走出的“桥梁铁军”。
“党员,要带头攻克难题”
多年的勤学苦练下来,裴安斌把在机械设备电路设计、改造、机械自动化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技艺越来越高的他自然走上了攻克技术难题之路。2010年,公司成功进入成都地铁管片生产供应市场。这期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更新。首次生产这种新产品,数量大、工期紧、无相关经验,产品自动化生产要求高,能否按期兑现业主要求等都成为摆在裴安斌团队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而任务完成的关键则在于管片生产线的设计、制造。但裴安斌他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到,“既要保证生产任务,又要攻克难题,党员自然要加班加点带头干。”正是这种拼搏精神,反而刺激他们开启了征服未知领域的战斗模式。
2012年7月,公司以裴安斌的名字创建了“裴安斌金牌职工学习工作室”,裴安斌带领团队从2012年9月开始地铁管片生产线控制原理研究、立项。他和他的团队陆续查阅了大量资料,不断思考新的控制方法,通过机械改动、更改电气设计、电气控制优化等方式,将位置检测由光电检测更换为电磁接近开关检测,进行各种性能参数测试、实验上千次,最终实现了检测的准确无误;横移小车、高低料斗由有线控制改为采用7台PLC组网无线通讯控制,完成了PLC和数传模块理论、通讯程序研究、配件选型、通讯距离测试等攻关项目,取得良好效果。随后,又经过8条生产线长时间运行及反复测试,对早期的地铁管片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完善改进,使得公司的管片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制造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多次实验、攻关,公司地铁管片自动化生产线故障率得到降低,产品质量有效提高。生产线一个周期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降为3分40秒,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管片的生产效率,人工费节约30%。至2017年9月,裴安斌带领其团队分别为公司成都地铁、南宁地铁、昆明地铁、石家庄地铁设计安装自动化生产线8条,并带动公司管片自动化生产线外销业务,共计为呼和浩特地铁、乌鲁木齐地铁的多个施工单位设计、制作、安装地铁管片自动化生产流水线9条。创造生产线外销产值近2500万元,创收利润达540余万元,使“成都造”管片生产线在国内轨道交通设备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该项技术还于2016年5月获得国家专利,广泛应用于公司五大地铁管片基地,仅公司成都青白江地铁管片生产基地一处,已为成都地铁生产供应管片共计12万余环,占成都建成地铁所用管片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公司间接创造产值达12亿元。借助裴安斌团队的技术攻关,公司管片年产能力、储存能力、发运能力已雄踞西部之首,并位于全国前列。
“技能,传承下去才有价值”
复杂的电路设计图,有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现场设备运转的故障,甚至是事故。在裴安斌劳模创新工作室内,裴安斌正耐心的看着徒弟对电路设计图进行复核,两个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电脑上密密麻麻的线条。在徒弟周茂眼中,他的师傅就是一个“工作狂”,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他们的要求极高。
在传授技能这件事情上,裴安斌的确毫不含糊。他建立电工QQ、微信群,把各种学习资料发在群里供大家共享学习、交流,遇见疑难故障通过远程视频疑难解答、指导,以此带动工友加强学习,授徒育人,传承劳模精神,发挥引领作用,帮助大家提高操作技能,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一线职工技能素质。他共计培训公司技术工人600余人次,培养学徒8人,现已成为技术骨干,徒弟蒋波、李冬冬均获得电工技师职业资格,并分别获得“先进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中国中铁“降本增效‘十三五’‘五小活动’优秀成果奖。2017年6月徒弟李冬冬、周茂、吴连宇荣获分别荣获中铁八局电工技能大赛第二、三、四名。徒弟周茂从一名普通的劳务派遣大中专生,成长为一名国企正式职工,陆续获得“技术能手”“电工技能大赛第三名”“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2017年3月更是从中铁八局一万余名职工中脱颖而出,荣获2016年度中铁八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目前,他所带的徒弟正活跃在祖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裴安斌说,不论是公司发展,还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只有不断努力、勇于进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才会成功。(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