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26日,成都市新都区桂湖街道桂中社区首届信义节主题活动暨中华慈善月系列市集活动在懿润百货前隆重举行。成都市慈善总会、新都区委社会工作部、新都区民政局、新都区总工会、新都区慈善会、桂湖街道办事处、新都社区发展基金会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以及爱心企业商家代表、社会组织代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100余人参加活动。
微光聚力,信义治理见实效
桂中社区党委书记在活动中亮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生动展现了社区在信义理念引领下的蝶变。
一是院落治理从“等靠要”变成“主动干”,社区建成18个信义院落,丰收湾10号、南河湾等5个小区引入“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金洲半岛自主发动的“回家的路”点亮社区微更新项目,获新华社报道,上线不到半小时就吸引了全国十万多人的关注。
二是慈善基金让“善行”能持续,自2017年设立以来,社区基金已筹得150万余元,支持100余个微项目。“居民点单—基金支持—组织执行”的模式,让“小资金”撬动了“大资源”。
三是商家成为信义治理的“好伙伴”,7家爱心商家不仅签订了《桂中社区信义公约》,更主动设立公益柜台,将诚信经营与社区公益紧密结合,成为信义治理的“活招牌”。
四是居民骨干成了“信义微光”,“信义微光”工作室持续培育热心居民成为社区骨干,为社区治理打造了一支懂信义、能协商、善治理的本土“生力军”。
签约授星,信义标杆树新风
仪式环节中,商家代表们现场签订《桂中社区信义商家承诺书》,以书面形式承诺坚守诚信经营、践行社会责任;随后,蒙顺文化负责人、祯晏物业负责人、金洲半岛居民代表获颁“信义之星”荣誉称号,为社区各方主体树立了可学可做的榜样。值得一提的是,三倒拐76号等16个院落的代表主动上台,认领社区微公益项目。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正是信义理念深入人心的最佳证明。
活动尾声,《赶花街》、《欢歌联奏》、《大妈赶上新时代》、《扎噶拉雪山》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为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更让现场所有人感受到了“信义社区”的凝聚力与幸福感。
三驾齐驱,信义体系筑根基
桂中社区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套系统化、可复制的治理体系。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桂中社区形成了“信义善文、信义善商、信义善治”三位一体的信义治理路径。
“信义善文全融入”以文化铸魂,通过打造信义文化长廊、编撰社区信义故事集,让“讲信义、守诚信”成为居民的日常习惯与社区的文化符号;
“信义善商全动员”以商家聚力,组建诚信商家联盟、推动公益柜台常态化运营,既激活了商家的社会责任,也让居民在消费中感受到信义温度;
“信义善治全覆盖”以治理固本,通过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深化“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优化社区基金模式、培育专业治理人才、评选“信义之星”等举措,将信义理念融入社区治理的每一个环节,让治理更有精度、更有温度。
新都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点亮社区”微更新项目到“信义舱”文化阵地建设,正是桂中社区信义治理的成果,推动社区治理从“对立博弈”到“互信共赢”的关键转变。展望未来,新都区将持续深化信义治理实践,不断拓展信义治理场景,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