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网讯(周小橙 记者 毛春燕 文/图)10月22日,记者走进新津经开区铁路物流中心,数十个“粮筒仓”在陆海新通道成都南集疏运中心(新津云港铁路物流园)项目二期现场整齐排列。此时,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正抢抓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现场
据悉,该项目建设进度已达30%,计划2026年12月竣工验收。届时,园区年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500万吨,年产值100亿元、进出口额20亿元,成为全川年货物吞吐量最大的物流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也是新津加快物流产业建圈强链,为“立园满园”行动提供坚实支撑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为成都“五港六中心”之一、五大公路货运集散中心及南部唯一大型铁路货场综合物流园的新津铁路物流中心,已聚集各类物流企业60余家,建成普洛斯仓储、万申冷链等20余个项目,仓储面积达61.5万平方米。
从新津“出海”,成都南向国际物流枢纽正加速成形!
打通“出海”新通道 建设南向国际物流枢纽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既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也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支撑。
陆海新通道成都南集疏运中心(新津云港铁路物流园)项目的建设,为成都新增了一条“筋络”,加速推动“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在这里,以新津为起点,一个全新的多式联运“出海”通道正在形成,并全速打造为成都南向物流枢纽。
项目投资建设方、四川省港投集团陆海云港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整体总占地面积387亩,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已建成投用铁路专用线、仓储、集装箱堆场等基础设施。“目前,一期项目已开通陆海新通道公铁联运、公铁海联运及城际运输班列线路15条,运输货品涵盖大宗粮油、建材等。”
天气渐凉,项目建设的热度却丝毫不减。
在现场,记者看到,正在抢抓工程进度的二期项目内,工程机械有序作业,施工人员忙碌穿梭……其规划建设仓储面积为12万平方米,粮食仓容量8.6万吨,集装箱堆场2.2万平方米。
这里,还将新建四川省首座大直径粮食筒仓、国际冷链及粮油加工交易平台、高端材料及消费品集散展示中心等设施。
该负责人表示:“届时,将有一条全新的稳定的高效物流通道与东南亚国家‘联接’。”
新通道可有效服务于产品“出川出海”,同时进一步完善国际物流枢纽布局,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运输结构持续优化
无独有偶,在新津普兴货站,成都南向铁路国际物流中心项目与陆海新通道成都南集疏运中心(新津云港铁路物流园)项目也遥相呼应。
作为成都南部区域最大的铁路集装箱物流项目,这里配备贯通式集装箱装卸线2条、集装箱专用门吊4台、集装箱作业区55849平方米,集装箱作业能力至400万吨/年,并具备国际班列40英尺标准集装箱快速作业能力。
以新津为中心,该项目可满足雅安、双流、高新、天府新区及成都南部等区域企业的铁路集装箱装卸、仓储及运输需求。
而这仅仅是新津物流产业加速发展的缩影。中储粮粮油仓储项目落地新津,总投资达7亿元的宝湾物流项目开工建设,占地95亩的凯新物流园建成投运,一个个物流项目在新津加速落地、投运,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项目密集布局的背后,则是新津充分挖掘区位以及铁路、公路运输优势资源,科学谋划,精心布局。
“我们正打造集干线运输、分拨集散、城市配送等服务于一体的智慧物流枢纽。”新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在新津梨花服务区建设的“平急两用城郊智慧大仓项目”,既可充分发挥新津区“公铁联运”优势,又能构建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体系,进一步打造成都南向铁路枢纽节点。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优化物流园区功能空间布局、加快枢纽设施转型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物流产业建圈强链,为‘立园满园’行动添动力。”该负责人说。
以枢纽畅通道、以通道带物流、以物流促商贸、以商贸兴产业!
此时的新津区正通过推动物流项目建设、优化运输结构等举措,打通实体经济的“筋络”,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为“立园满园”行动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