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网内江讯(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10月23日,内江市“‘企’迹有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内江高新区专场举行。本次发布会创新采用集中采访与现场发布相结合的形式,特邀政府人员与企业代表同台,生动讲述了内江高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招商引资、助力企业成长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展现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集中采访
发布会伊始,与会记者实地走访了博泰车联网(内江)有限公司、四川明泰微电子有限公司等园区代表性企业,直观感受了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活力与成效。随后的新闻发布会则针对前期采访收集的关切问题,进行了集中深入的解答,实现了“政、企、媒”三方的高效互动。

新闻发布会(内江融媒供图)
聚焦招商引资,产业生态聚链成群
发布会上,内江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勇作为主发布人,详细介绍了高新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核心举措与显著成果。黄勇指出,高新区始终将招商引资视为发展的生命线,积极探索并实践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模式,成效显著。
其中,“以商招商”成为亮点。黄勇以四川明泰微电子有限公司为例,阐述了“链主”企业的强大带动效应。自2019年明泰微电子落户高新区白马园区后,凭借其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领域的龙头地位,成功吸引了威世凯、雄富光电、长川科技、晶益通等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集聚。截至目前,高新区已招引电子信息上下游企业43户,该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比重达58.7%,贡献了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42.7%,成为“强链补链”的关键支柱。
基金招商同样成果丰硕。高新区通过“投补并行”“投贷联动”模式,设立基金4支、总规模超16.5亿元,累计开展股权投资15.1亿元,有效撬动了超过60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
招商引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吸引力:仅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区就新签约产业项目18个,总投资额63亿元;近三年累计招引产业发展项目40个,总投资达441.98亿元。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引领,内江高新区智能制造、数字经济“2+1”主导产业聚链成群,并在人工智能、空间科技等未来产业领域取得系列突破。
政务服务提速增效,“高新速度”护航企业发展
“招引企业是起点,服务企业是关键。”黄勇强调,高新区致力于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产业生态,其中政务环境的优化升级是重中之重。
在线下,高新区提能升级了2200平方米的政务服务大厅,整合51个窗口,打造了3个特色专区和3个综合窗口,提升服务承载能力。在线上,大力推行“云端指导+容缺受理”服务模式,广泛运用电子证照,实现了材料减免率达41.76%,办理提速率高达94%。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精心组建的“高新速办队伍”,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帮办代办服务。黄勇分享了扬华创芯(四川)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例:今年7月,该企业在注册过程中,“高新速办队伍”主动提前介入,精准指导材料准备,全程协助完成认证、录入等环节,极大提升了企业开办效率。
高新区不仅关注企业的“开业一件事”,更用心守护企业的“成长每一步”。黄勇从要素保障、政策兑现、市场拓展三个方面介绍了高新区的助企纾困体系。
人才是发展的基石。内江高新区科创局副局长王英智介绍,高新区通过打好人才引、育、留、用“组合拳”,深化产才融合。近年来,累计引进院士与专家52人、企业管理人才300余人、高层次人才300余人、技能型人才5000余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企业现身说法,印证营商环境实效
在发布会上,企业代表纷纷结合自身经历,为高新区的营商环境“点赞”。

明泰微电子生产车间
“如今,我们员工规模从200人壮大到上千人,研发团队占比达10%—15%。”四川明泰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道奇表示,自2019年落户高新区白马园区以来,公司得到了高新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朱道奇表示,企业将加快二期项目建设,引入更先进的封测设备与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力争3—5年内成为西南地区半导体封测领域的龙头企业。
此外,四川晶导微电子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尹建承和内江国星空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涛也分别分享了他们在高新区的发展经验和未来规划。他们表示,高新区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未来将继续与高新区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